孩子怕看医生的四个对策 让孩子自愿看医生

医生恐怕是孩子最不愿意见到的人之一了 。许多孩子“谈医色变”,生了病不看医生,不肯配合家长,严重的甚至一提到看医生就哭闹撒泼,家长为此一筹莫展 。

孩子怕看医生的四个对策 让孩子自愿看医生

文章插图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怕看医生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一次打针吃药给孩子留下了恐怖的印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次,还可能是家长平时用“医院”、“打针”来吓唬孩子,让孩子认为看医生是一种惩罚;最后,可能孩子听人讲过吃药打针的痛苦,所以“谈医色变” 。这样看来,孩子怕去医院、怕看医生,实质是怕打针、吃药 。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记住,切忌强拉硬扯、不理会孩子的哭闹,强制性打针、吃药,那样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从此也更加害怕看医生,严重者还会引起心理障碍,对以后的生活会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该怎样解决这个心理问题呢?
(1)激将法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使他自觉配合医生的治疗 。例如,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听隔壁的王阿姨说,他们家的欣欣昨天去医院看病,医生叔叔说欣欣可勇敢了,打了针都不哭 。我们家的宝宝也能像欣欣一样勇敢,对不对?”也可以启发孩子,使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医生不喜欢哭闹的孩子,要是宝宝哭呢,医生就会打很疼的针,要是宝宝勇敢一点,不哭不闹,医生打得很快,就一点也不疼 。”
(2)榜样法
【孩子怕看医生的四个对策 让孩子自愿看医生】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勇敢的榜样 。如请看过医生且表现勇敢的孩子给自己孩子进行现身说法,或给孩子讲个令人敬佩的人物故事,使孩子的思想感情和注意力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对这些形象产生学习和模仿的愿望,从而把看医生的可怕在心理上降到从属地位,然后及时地把这些形象和孩子自然联系起来,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并有勇气克服打针、吃药的困难,从而配合医生的治疗 。
(3)潜移默化法
平时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 。父母平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了解生病看医生、打针吃药是治疗疾病的必要方法,只有看过医生,病才能好,才能正常地和小朋友玩耍等等 。家长还可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看医生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不要孩子一生病就全家出动,表现出过分的紧张,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也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 。
(4)转移法
家长可利用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看医生之前,可以告诉孩子,看医生以后可以去游乐园玩等等,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集中到游乐园的事情上 。有条件的话,在孩子打针或者吃药的时候,可以放一些他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之类转移其注意力 。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最根本的是成人应在平时进行一些行为习惯、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怕看医生的问题 。有的家长平时不注意,把看医生、打针这些作为吓唬孩子的手段,使孩子在心理上对医生产生了恐惧,这是不足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