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增强的方式有哪些( 四 )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
①选择过程 。自我效能感影响到个体对环境及行为活动方式的选择,这些选择又反过来影响个体某些能力的发展 。
②认知过程 。自我效能感以各种方式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如目标设置、归因方式等都受自身对能力判断的影响 。
③动机过程 。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面临困难时的持久性和耐力也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④情绪过程 。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在面临紧张事件时的应激状态、焦虑及抑郁程度 。鲁森斯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信念(或自信心),这种能力使自己在某个背景下为了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能够调动起必须的动机、认知资源与一系列行动 。
自我效能的培养
1.通过熟练掌握与成功体验来提高自我效能
俗话说“熟能生巧”,信心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的,提高自我效能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反复体验成功 。
有许多方法可以让员工有熟练掌握的能力体验,并让他们的信心随时间增强 。例如,一个培训师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若干部分,并且一次一小部分的教授给员工这些简单的子技能,这使员工能更频繁的体验“小成功”,从而帮助他们增强自我效能 。这些简单的任务和技能会被逐步整合成为更大、更复杂的整体,而且员工在每一步都有练习和掌握的机会 。
另一种方法,是为员工创造“能够熟练掌握”的经历,有意把他们放在成功可能性很大的情境中,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多机会来体验成功 。组织应该给员工创造机会,让他们每天去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通过不断成功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 。
2.通过替代学习和模仿来提高自我效能
在许多工作情境中,熟练掌握和成功体验的机会是难以获得的 。但幸运的是,熟练掌握和成功的直接经验并不是增强自我效能的唯一方法 。通过认知过程,即通过观察他人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人们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 。虽然直接体验比替代学习和模仿更有效,但是,观察性的体验可以让个体认识他人的成功和失误,并从中学习,进而有选择的模仿他们的成功行为 。
这种学习增加了观察者未来获得个人熟练掌握体验和成功的机会 。然而,要使模仿过程能有效增强自我效能,榜样和情境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
员工与角色榜样之间的相似性越高,他们的自我效能就越可能受到角色榜样成功的影响 。这意味着,同事传授的个人经验和秘诀,可能比专业培训师和著名的外部顾问进行的正式培训更能提高自我效能 。因为同事往往被认为在背景、能力和职业目标上与员工本人更相似 。因此,观察那些受人敬佩的同事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感受他们的成功,继而向受训的员工灌输一种理念,即“如果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 。
除了与榜样相似之外,被观察的情境与实际工作越相似,观察体验越可能增强自我效能,因为自我效能是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 。因此,对自我效能的培训应该在与实际工作相似的环境中进行,培养与真实工作直接相关的技能,那些在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的模拟环境中进行的信心培训,对实际工作中的自我效能影响不大 。
3.通过社会说服和积极反馈来提高自我效能
仅仅是听到别人对你的赞同和对你进步的积极反馈,你就会把自我怀疑转变为自我效能 。换句话说,当你听到别人鼓励说“你能够做到”和“在完成……的第一步中,你做的非常好”时,你内心的想法和信念就开始转向相信“我能够做到” 。事实上,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运用积极反馈和社会认可能够提高员工的绩效,有时这种作用甚至超过了金钱奖励和其他激励技巧所带来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