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唉打人( 三 )


一、发现孩子打架,应当立即发出警告,提出比较严厉的批评 。同时与他讲道理 。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事而听之任之 。
二、如果在警告批评后再次发生,必要时也要将孩子打几下,让他知道打人是让人痛苦的 。当然打的时候应该掌握分寸和度 。还可以让孩子静立作为处罚,让他认识到打人是不对的 。
这一招是十分有用的 。例中心曾经发生一起咬人情况,老师立即给予处罚,并且立即与家长沟通且得到家长的全力支持,事后这位小朋友将这一坏毛病彻底改掉了,现在懂事多了,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 。
三、教育观点与方式的一致 。避免爸爸在教训孩子,妈妈在一旁掉泪安慰孩子 。如果这样就会使孩子无所适从,误以为打人无所谓的,毕竟还有妈妈的呵护,在他幼小的心里还会认为妈妈好,爸爸不好 。所以教育观点和方式在家庭中的统一极为重要 。
四、发现孩子有打人倾向必须立即制止 。
一旦形成习惯,改正就不那么容易了
4.宝宝为何打人?教你轻松应对BB攻击行为
肢体语言不当所造成的攻击行为案例二:
10个月的贝贝和1岁半的宁宁是表姐妹,经常在一起玩 。恰巧这时贝贝哭了起来,宁宁也不笑了,疑惑地望了一眼妈妈后用力把贝贝推开,贝贝哭得更厉害了 。宁宁看着贝贝,也哭了起来 。解读:人们常说:宝宝打人,没轻没重 。这是因为宝宝对自己的身体动作力度的觉察力和控制力比较差,有时宝宝是向喜欢的人表示好感,但是因为不知如何正确表达,造成了善意的攻击 。
建议:宝宝对自己动作的认知是通过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相互作用获得的 。因此,要时时对宝宝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回应 。当宝宝用力过猛打疼你时,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同时给他示范恰当的表示好感的方法 。久而久之,宝宝就会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与小朋友交往了 。语言能力欠缺造成的攻击行为案例三:小朋友们在户外游戏,晶晶和好朋友在摇木马,晶晶看到旁边有一个皮球,从木马上下来去捡皮球,东东坐上了晶晶的位置,晶晶赶紧丢下皮球跑过来,把东东推了下去,自己坐上了木马 。
解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当自己有需求时,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好用动作替代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导致了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
2-3岁是宝宝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宝宝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减少由此而造成的攻击性行为 。同时,由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往往会更多地依赖肢体语言来与同伴交往,父母也要强化孩子习得正确的肢体语言 。
5.3岁宝宝为什么总打人
宝宝为什么打人?
宝宝打人其实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 。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
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 。比如婴儿生气、情绪发作时,会把东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会一把推开水瓶……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 。
父母的态度决定着宝宝的行为
对宝宝冷漠、经常拒绝他的要求、无视宝宝表现出的“暴力”冲动,这样的父母容易培养出带有攻击性的孩子 。因为他们总是挫伤宝宝的需要,在幼小心灵中埋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种子;
同时,靠体罚来约束宝宝,更让他懂得了如何才能伤害他人;有的父母过分溺爱,甚至觉得被宝宝打不算大事,一味纵容宝宝,也会使宝宝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