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计划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一直以来都是妈妈们关注的话题,因为很多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异常状况,让妈妈担心,甚至不知所措 。

你所不了解的计划疫苗接种

文章插图
“计划免疫”其实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有计划地增强对几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的抵抗能力,通过免疫接种,使孩子获得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起到防病作用,达到最终消除这些传染病的目的 。当然,免疫接种的疫苗作为一种异体物质,接种后人体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也会发生一些对人体不利的反应 。
疫苗接种后的两类反应
根据反应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两类 。一般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不会造成生理功能障碍,例如某些局部反应,如接种处出现红晕、浸润、轻度肿胀和疼痛,有些疫苗接种后局部还可出现硬结、化脓、结痂、疤痕等;还有一些是全身反应,如发热、头痛、乏力、不适,个别小儿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有些疫苗注射后还会出现一过性皮疹等 。
而异常反应的反应率极低,如非特异性反应:继发感染、无菌性脓肿等;精神性反应:晕厥等,常与孩子本身的精神因素、身体素质有关;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属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较多的一类,多见于有过敏史的人,常见有各种类型的皮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等 。
免疫接种的一般禁忌
预防接种用的疫苗作为一种异物接种于人体,在少数人群中可能会发生副反应,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种不良后果,如有以下情况者一般不宜接种疫苗:
1、有发热、特别是高热,或伴有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症状的小儿 。
2、孩子处在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一般指病后1个月内) 。
3、1周内严重腹泻的小儿应推迟接种 。
4、各类免疫缺陷症、恶性肿瘤患者如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以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代谢类药物等免疫抑制治疗的小儿应避免接种各类减毒活疫苗 。
5、既往接种后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孩子,如接种后发生过敏反应、虚脱或休克等不良反应的小儿,应避免再次接种同种疫苗 。
6、患有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脑病、脑炎后遗症抽搐、惊厥等疾患的应避免接种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及含有百日咳抗原的制剂 。
7、患重症慢性病的小儿,应暂缓接种或慎种,如患活动性肺结核、心脏功能不全、急慢性肾脏病变、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造血液系统疾病、活动性风湿病、严重化脓性皮肤病等的孩子,接种疫苗后可能加重原有病情或使反应加重 。
TIPS
打了丙种球蛋白以后,至少要相隔1个月才能接种活疫苗 。因为注射到体内的丙种球蛋白中,含有抵抗疾病的抗体,会干扰因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 。
接种前需做好的6件事
1、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 。孩子打预防针时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
2、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参考 。
3、了解这次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以及这种疫苗的作用性质 。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 。
4、要给孩子洗净手臂 。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既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