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孤僻怎么办 帮孩子驱散紧密相随的孤独

帮男孩驱散紧密相随的孤独

孩子性格孤僻怎么办 帮孩子驱散紧密相随的孤独

文章插图
当前 , 独生子女已相当普遍 , 独生的环境 , 易使孩子产生孤独的性格 , 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平时的观察 , 我们发现有不少孩子不爱讲话 , 不爱与人交往 , 性格孤僻 。有位独生子女说 , 作为孩子 , 有些话题和父母是谈不来的 , 自己平时很多心事只能放在心里 , 快乐和忧伤都是自己一个人承担 。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的吴世煌教授说 , 目前在一些城镇地区 , 独生子女比例占到90% 。他们是“心理脆弱的一代” , 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甚至溺爱 。长期以自我为中心 , 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在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上 , 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 。专家认为 , 孩子们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 如果每天都陷入紧张的人际关系中 , 极易受到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独生子女中有多少人在孤独中挣扎呢?调查显示 , 大部分独生子女的伙伴关系是令人满意的 , 但是自述“感到孤独”的独生子女也达到了约20% , 其中 , 感到非常孤独的为6% , 感到比较孤独的为13.9% 。据1997年的一项大型调查表明 , 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福建五大城市独生子女的三口之家中 , “最让人担忧的问题”里 , “孩子孤独、有压力”仅次于“老龄化” , 居第二位 。当然 , 孤独也不仅仅是独生子女独有的心理问题 , 很多非独生孩子也会感到孤独 。
初三学生李谊在日记中写道:“为什么周围的人都不理解我呢?想找个说心里话的都没有 , 我该向谁说说我的感受呢?感觉好孤单啊 。同学们都忙着上课做作业 , 应付一场接一场的考试 , 彼此之间住得也很远 , 平时连个聊天的时间都没有 , 更别说在一起玩了 。我觉得自己的世界随着自己的成长越来越小 , 越来越单调 。多么希望不这么孤独啊 , 好渴望跟爸爸妈妈或同学们聊聊天 , 就像小时候那样 , 快乐无忧 。我希望自己的世界能够变得多彩多姿 , 每天都有许多的新鲜事 , 而不是充满了这可恶的孤独感 。”
据调查 , 14.8%的孩子自述“没有什么知心朋友” , 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 。现在的独生子女实在是太孤单了 , 钢筋水泥、高楼深院仿佛给他们构筑了一个个小笼子 , 而与电视、电脑、游戏机的亲密接触 , 又使他们与别人离心离德 。近日公布的“北京市未成年人现状调查”显示:有20.8%的孩子存在中等程度的孤独 , 有22.5%的孩子表示“我没有知心朋友” , 有45.6%的孩子相信“多数人是不可以信赖的” , 有36.1%的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 。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有这样一种体验:觉得自己是大人了 , 于是总想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父母的关心变成了唠叨 , 老师在心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信;就连平时挺要好的同学 , 现在也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 , 自己一肚子的心事 , 不知道和谁诉说 。
这种孤独感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 。孩子一方面自认为已经是长大成人了 , 竭力想摆脱父母的管教 , 不愿意再被当做小孩 , 希望别人尊重、理解他们;另一方面 , 由于独立工作、生活的能力还较差 , 又十分眷恋、依赖父母 。孩子与人交往、社会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了 , 而需要的性质也有所变化 。他们希望被理解、被尊重 , 心理活动开始指向自己的内心变化 , 有了秘密 , 自我交谈的时间有所增加 , 在与人交往时变得不那么坦率 , 即使是面对亲近的人也有所保留 。他们不仅难以与长辈沟通 , 在同龄伙伴之间也不容易找到真正“心心相印”的知音 , 因而常常感到不被人理解 , 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