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家长要舍得使唤孩子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
【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家长要舍得使唤孩子】

——(俄)屠格涅夫
民间有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家境贫寒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很早就开始阅读这本书,这本书除了教给他们必要的生存技能之外,还给了他们认识生活的能力,这些都是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 。
即使是物质生活条件极丰富的现代社会,这些家境贫寒的孩子也会因过早地接触社会,做一些似乎不是他们那个年龄应该做的事情 。
洗衣做饭,砍柴插秧,照顾病床上的爸爸和奶奶,这是福建省连江官坂镇下濂村11岁男孩陈财东一天的主要生活 。即便是暑假期间,他也是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 。
陈财东的父亲多年前因病瘫痪在床上,几年后妈妈不辞而别,奶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天天药不离身 。陈财东从5岁开始就做家务,并且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由于营养不良,他长得十分瘦小,洗碗够不着灶台,他就搬来小凳子;因爸爸腿脚不方便,他端水送饭,为爸爸擦洗身子,倒大小便,刷马桶;家里的自来水停水了,他就到村里的古井去提水,提不动就一次提小半桶 。如今,扫地、洗衣、买菜、劈柴,他样样在行 。
7岁的新疆女孩黄豆豆,非常喜欢跳舞,但自己的父亲收入不稳定,没办法给自己交跳舞需要的学费,只好自己在一家火锅店做表演挣钱,小小年纪已经如此懂事 。
读完这两个事例,再想一想:我们身边同龄的孩子在做什么?他们每天在父母的静心呵护下成长,吃饭怕烫着,走路怕摔着,出门怕碰着,稍有点头疼脑热,全家都忙得团团转 。他们的生活里根本就没有“家务”这个词,又怎么可能会做家务呢?
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父母不是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在生活的逼迫下,他们只能“舍得”用孩子,让孩子在生活的洗礼下,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很多生活的技能 。慢慢地,他们就成为了生活的主人,而那段苦不堪言的生活反而成了他们今后人生最大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