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 这样帮助孩子克服拖拉

星期天一早,小丽起床后就开始做老师留的作文了 。怎么开头呢?削削铅笔,翻翻过去的作文本,勉强写了两句,忽然看到一本新来的杂志,心想还早着呢,先看一下再做不迟 。转眼到了中午,又该吃午饭了 。下午怎么安排呢?紧张学习一周了,总得有半天松弛一下呀!晚饭后,电视里精彩的动画片又开始了,看完再做也不迟呀 。就这样,她从早到晚都想要写作文,却一直拖延到人困马乏的半夜时分,才胡乱对付了一篇了事 。

孩子做事拖拉 这样帮助孩子克服拖拉

文章插图
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常有这种拖延现象吗?遇事拖拖拉拉确实是一种惰性,人的精力如果被惰性所抑制,久而久之就会使人懒散成性,以致抱负落空、贻误大局 。
办事拖拉是不少青少年常见的毛病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要想不荒废岁月,得到好的成绩,就要克服拖拉这个习惯,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 。
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的坏习惯呢?
1.让孩子为自己的工作规定一个期限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作文不是要求星期一交,而是星期二,那么可能小丽还会同样拖到星期一晚上 。由此看来,凡做一件事,给自己规定一个期限,是避免拖延的重要措施 。在初期,她的这个期限最好公之于众,让别人知道她的期限,并期望她按时完成 。这样她就会有一种压力,她的自尊心会敦促她努力如期完成此事 。公开的拖延往往要比私下里拖拉难堪得多 。
2.让孩子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苏姗娜·塞吉尔是一个著名的色彩专家,她为许多名人设计居室和衣物 。在应付日程表上的所有要求时,她遵循从祖母那里学到的一个原则:如果有一件事情要做,她立即就干 。
塞吉尔常说:“非常多的人浪费时间在准备着手进入开始状态阶段 。他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准备干一件事,以致他们没有剩余的时间去干这件事了 。如果立即着手行动,你就会惊奇自己干得有多快!记住:栽一棵树的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第二个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
如果你的孩子要练字,就要她从现在开始!想锻炼,从现在就开始!不要总是“明日复明日” 。
德国诗人席勒在谈到时间时说过,未来的姗姗来迟,过去的永远静止,现在像箭一般飞逝 。生命是由每一个像飞逝的箭一样组成的,青少年因为自己年轻,觉得日子好像永远过不完,往往不容易把握现在,不重视抓紧今天 。美国的盲聋哑人学者海伦·凯勒说:“有时,我常这样想,当我今天活着的时候,就想到明天可能会死去,这或许是一个好习惯 。这样的态度将使生活显得特别有价值 。”每一位积极生活的孩子,都要珍视现在,抓紧时间,绝不拖沓 。
3.让孩子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会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处理一个问题杂乱无章和拖延总是连在一起的,因为二者可以说是相得益彰的 。如果一个人的桌上摊着六门课程的复习资料,那么,单单决定先复习哪一门就要不少时间了 。而且没有哪两项任务会是同等重要的 。人在疲沓时往往随意挑一件事就干,这样会把最重要的事给忽略了 。所以,要让孩子学会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并且在完成一件事之后,再着手处理另一件 。同时,集中优势也是很必要的 。要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一次只集中应付一个问题,盯住这个问题不放,直到处理完为止 。
4.教孩子不要避重就轻避重就轻也许符合人的天性 。但到头来会积重难返,难上加难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试着不让自己回避棘手的事 。如果她原来习惯是先做容易的问题,而后再解决难的,那这次不妨让她倒过来试试 。也许她会从中发现自己在解决了难题之后受到鼓舞,剩余的任务就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