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第二次比赛―续《龟兔赛跑》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第二次比赛―续《龟兔赛跑》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语言活动第二次比赛―续《龟兔赛跑》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欣赏童话,感受龟兔赛跑活动的趣味性,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比较出续编故事与原故事的不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第二次比赛―续《龟兔赛跑》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 欣赏童话,感受龟兔赛跑活动的趣味性 。
2、 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比较出续编故事与原故事的不同 。
3、 萌发“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赛精神 。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
【大班语言活动第二次比赛―续《龟兔赛跑》教案反思】5、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幼儿渗透式领域课程》:“第二次比赛”
2、幼儿已欣赏过《龟兔赛跑》的故事 。
3、兔子和乌龟的手偶或图片 。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龟兔赛跑》的故事内容 。
师:今天班上来了两位小客人,他们是谁呢?
师:大家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呢?
师:上次比赛兔子输给了乌龟,心里特别懊悔,又向乌龟发出了第二次挑战 。
第二次比赛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二、师讲述故事一遍,幼儿欣赏 。
师:
第二次比赛谁取得了胜利?第二次比赛与第一次比赛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来到幼儿身边,运用插话、倾听的方式参与幼儿的讨论 。
请一至两位幼儿说说自己的认识 。
三、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边欣赏画面边再次倾听故事 。
四、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讨论,明确故事的主要内容 。
师:龟兔第二次比赛的方法是什么?
师:在比赛的过程中兔子遇到了什么困难?发生了什么事情?乌龟做了什么?
师:
第二次比赛的结果怎么样呢?
五、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萌发良好的竞赛精神 。
师:小乌龟在比赛中做得对吗?为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教师小结:在比赛中我们应努力争取胜利,但是如果同伴遇到了困难,就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让大家都感受到比赛的乐趣 。
附故事:
第二次比赛――续《龟兔赛跑》 小溪乐得又蹦又跳,狗尾巴草喜得头儿摇 。小兔子和小乌龟,在这儿举行第二次比赛跑 。
第一次比赛的结果,大家都已知道 。由于兔子骄傲,乌龟倒得了锦标,兔子心里特别懊恼 。
这次他向乌龟发了了第二次挑战 。乌龟接受了挑战,但他要换一种比赛方法 。这次要经过一条小河,终点在河对岸的大青石下 。这次还是土拨鼠当裁判,“一二三”一声喊,乌龟和兔子跑得欢!
转眼来到小河边,啊,小河发大水,河面变得宽又宽,急得兔子团团转 。乌龟不紧也不慢,见到河水好喜欢 。“口好渴,嘴好干,洗个澡,游到岸!”乌龟慢慢爬下水 。兔子想下又不敢,一闭眼,“嗵”一声,水花四溅!“哎呀呀,救命呀!兔子快要淹死啦!”土拨鼠急得大声叫,倒把乌龟吓一跳 。
掉转头,往回游,兔子正呛水,一口接一口 。乌龟救起小兔子,“哗哗哗哗”河里游 。兔子趴在青石边,一睁眼,只见脚下趴着小乌龟,满头满脸都是汗 。土拨鼠,好裁判,冲着森林大声喊:“龟兔第二次比赛,乌龟和兔子,同时到终点!”小鸟乐,松鼠笑,小河阵阵起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