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小小惩罚手段( 二 )

叱责之后加以抚慰
孩子做错了事 , 纠正错误是父母的义务 , 但并不是责骂过就完了 , 骂过之后的安抚也很重要 。通过这个安抚 , 还可以分辨骂得好还是不好 。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对待部下的方法 , 值得中国父母借鉴 。
有一天 , 某职工犯了一个小过错 , 松下知道后暴跳如雷 , 拿着火钳拼命敲地板 。骂完之后 , 又把敲弯的火钳拿给那位职工看 , 告诉他:“刚才骂得太专注 , 连这根火钳都弄弯了 。帮我弄直吧!”修好之后 , 他笑嘻嘻地:“哇 , 真棒呀!比原来的还漂亮 。”看到那种情形 , 被责骂的职工心想“大男人受这种耻辱 , 不想干了” , 整个人失魂落魄 。令人惊讶的是 , 回到家中 , 夫人准备了酒等他回来 。从来没这种习惯 , 为什么今天这么做?于是问夫人原因 , 原来松下先生早一步打电话来 , 告诉她:“今天你先生回来时心情应该不好 , 请帮他准备酒菜 。”听到这里 , 他心中的阴影一扫而空 。于是下定决心“只要是为了他…… , 就全力以赴” 。
对于松下先生的斥责方式 , 被骂的人心中一定会痛恨骂人的人 , 以及有担心自己是否被抛弃的不安感 。松下先生借着骂过之后的适当安抚 , 抚平部下受伤的心 。
反之 , 如果骂归骂 , 不晓得事后安抚的话 , 被骂一方心中产生的反抗心理和不安全感 ,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 , 有时候甚至演变成无法重修旧好的裂痕 。因此 , 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 , 骂了孩子 , 过后一定要去安抚他 。
不事后安抚 , 还怪孩子“骂一下就赌气”的话 , 只会使孩子的叛逆心更严重 。被骂就反抗 , 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 。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 , 被父母骂的话 , 自己绝对不和父母站在同一边 。骂过之后置之不理 , 无助于使孩子产生反省的念头 。所以 , 骂过后父母最好解围一下 。比方 , 骂过后说:“骂你骂得肩膀都疼了 , 帮妈妈捶捶吧!”以幽默的语气解除孩子心中的紧张 , 或者说 , “刚才由于生气 , 骂得有点过分了 , 妈妈请求你的原谅 。但你以后不能再做出那样的行为了 。”帮助孩子冷静下来 , 反省自己为什么挨骂 。
如果父母在骂完后丢下不管 , 导致孩子感情方面的疙瘩在日益加重 , 当然没有余力反省自己挨骂的原因 。结果 , 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