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指责和粗暴的说教 培养不出优秀的男孩

在某市一居民楼楼道中,一个叫小林的少年用水果刀抵住一位妇女的脖子,不断地重复着:“阿姨,我做个调查——你有什么感觉?现在的心态有啥变化没有?”等到警察来后,小林乖乖地放下了刀 。面对民警的询问,小林才小声地说,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引起父母对我的注意” 。

一味的指责和粗暴的说教 培养不出优秀的男孩

文章插图
【一味的指责和粗暴的说教 培养不出优秀的男孩】 难以置信“用刀抵路人脖子搞调查”这种事竟发生在一个只有15岁的初二学生身上 。一个初二学生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另外,小林还说出了“事情搞大了,父母就会来找我”的惊人之语 。为啥要“把事情搞大了”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这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
作为家长常说的一句话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父母们究竟做了什么呢?小林的父母外出打工已有8年,以前都是1年回家几次,很少与小林在一起,小林一天在想些什么,他们知之甚少,甚至连小林经常被别人欺负都“根本没有听说过”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为了工作把孩子独自一人扔在家里,经常命令孩子做这做那而从不问他们的感受 。其实,十四五岁的孩子正是需要爱来浇灌的幼苗,不仅仅是“他在吃穿上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小林父母语)就够了 。其实,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注和认同 。
由此可见,如果父母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不重视孩子的倾诉,时间久了,不良的影响就会表现出来 。因为对于一个已经有自我主张和能力的孩子来说,让他乖乖地“听话”是一种痛苦 。其实,仔细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回答孩子的问题对加深亲子关系大有裨益,这可以加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
在当今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认识不到倾听孩子诉说的重要性 。孩子一旦有问题,他们总爱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所做的一切,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轻则呵斥,重则打骂 。孩子因失去说话的权利或者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只好将委屈和不满埋藏在心里,长此以往,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所适从 。另外,孩子的说话权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以致双方相互不信任,产生沟通困难的问题,甚至还会造成孩子的不良心理 。
专家认为,沟通交流是影响亲子关系与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要方面 。所以,如果父母们能对孩子的倾诉多一点耐心,不急于打断孩子的话,那么孩子遇到事情时就会乐于向父母倾诉,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