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幼儿常见疾病预防( 六 )


⑶眼分泌物初为水样、浆液性,重者带淡红血色,继而为粘液性 。睑结膜、穹隆部有时见滤泡,偶有伪膜形成 。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
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
4、隔离预防
⑴医院或社区发现“红眼病”患者应及时上报有关卫生防疫部门 。
⑵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
⑶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避免用手揉擦眼睛,要勤剪指甲 。
⑷易流行季节,最好去正规并且消毒条件完善的游泳池游泳,严禁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 。
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
5、治疗
⑴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 。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 。
⑵对红眼病也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称本病为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一般为外感风热邪毒所致,故宜驱风散邪,清热解毒,常用泻肺饮和银翘解毒丸 。
⑶当炎症控制后,为预防复发,仍需点眼药水1周左右,或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每日2~3次,以改善充血状态,预防复发 。
⑷本病为自限性,自然病程1~2周,视力无损害,一般无后遗症 。
九、非典型性肺炎
1、病因:SARS病毒 。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患者为重要的传染源 。
⑵传播途径: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 。
⑶易感者:人群不具有免疫力,普遍易感 。
3、临床表现
⑴发热(>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之一以上 。
⑵早期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 。
⑶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
4、预防和隔离
⑴公共场所、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
⑵定期消毒 。(环境、餐饮等)
⑶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亦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
5、治疗
⑴对症治疗 。
⑵卧床休息,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 。
⑶心理治疗 。
十、甲型流感H1N1
1﹑病因:甲型流感病毒H1N1 。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感染者 。
⑵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 。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透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 。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 。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
⑶易感者:人群对此病毒普遍易感;肥胖者、孕妇、5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老年人是甲型H1N1流感高风险人群 。
3.临床表现
⑴症状与普通流感十分相似(发烧、咳嗽、流涕、头疼、咽疼、身体酸疼、呕吐等等),凭症状(即患者的描述)根本无法确诊 。
⑵持续高热3天以上;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
⑶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胸部影像学: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 。严重病例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