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带孩子多参加野外生存训练

问题直击:无论是中国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讲究一种“阳光式”的教育,即让孩子在正面的教育下成长 。可是仅仅只有“阳光式”的教育能行吗?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孩子能够抵御挫折吗?孩子的心灵能够在这种教育下健康成长吗?

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带孩子多参加野外生存训练

文章插图
还在德国幼儿园的时候,小欣欣就参加了“残酷教育”,我永远不会忘记她鼻青脸肿,却一脸兴奋的样子 。没想到的是,在德国,这种教育不是偶尔,而是经常 。
不过,自从经历了几次的残酷教育后,欣欣明显成熟了很多,摔倒也不哭了 。见此,对于德国的这种“磨难”教育,我也就更加信服、更加认可了 。
这不,就在欣欣上了小学二年级之后,他们的学校又组织了一次类似的活动,叫“磨难营” 。为了彻底了解“磨难营”的内容,在和老师协商之后,我以旁观者的身份参加了这次磨难营 。所谓旁观者,就是和老师一样,站在边上远远地看着,不干涉孩子的举动 。我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想长些见识,确切地说是打开眼界 。
在去磨难营的前三天,欣欣就和学校的所有同学一起经历了野外生存训练,包括捕捉猎物、辨别方向、生火做饭、医疗救助等等培训,算是为去磨难营热身 。
当我看到欣欣一脸疲惫、满身泥污地从森林当中走出来,手上还搀扶着一个受伤的同学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眼泪,不是心疼,而是幸福,是感恩,是看到欣欣走向成熟的一种喜悦 。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欣欣和同学们参加了心灵磨难的训练 。首先是面对死亡的心灵训练 。在讲台上,一名殡仪馆的职工正在讲述人死亡时会发生的事情 。并且在他讲完之后,孩子们还要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自己该如何应对之类的情景 。
看到孩子们进入角色后的痛苦表情,我突然间产生了疑问:有这个必要吗?孩子还小,让他们面对死亡,特别是亲人的死亡,会不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当我把疑问向旁边的老师讲出来的时候,老师告诉我:“通过这样的课程,可让孩子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让他们体验人在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 。这样,将来遇到不幸与挫折时,他们就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坚强地面对 。”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
“我们之所以组织磨难营的训练,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当中所存在的‘黑暗面’,比如说偷窃、抢劫、种族歧视、侵犯人权、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等,从而引导这些孩子去思考和正视这些社会现象 。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了解到社会的黑暗面就可以有防范心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让孩子也有防范心理,变得成熟起来呢?”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然后扶了扶眼镜,继续说道,“王太太,你可以想一想,如果只让孩子看到阳光的一面,不让他们了解社会当中黑暗、丑陋的一面,他们一旦踏入社会就是一只只的小羊羔,他们又怎么能保护好自己,坚强地生存下去呢?”
“是啊,像我们国家,很多孩子在进入社会之后都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因为茫然、不够坚强而选择一些极端的做法 。原来这一切都是‘纯阳光式教育’的错啊!”
“是啊,你能理解到这一点真是不错 。毕竟,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教给他们怎样认识生活和社会,保护自己 。”
“对!”
【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带孩子多参加野外生存训练】 很快,一天的课程结束了,欣欣和那些孩子一起,又被送到另外一个地方进行下一课的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