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 养宠物需慎防咬伤

【家有宝宝 养宠物需慎防咬伤】 如果宝宝真的被抓伤,这时,爸爸妈妈们应该怎么办呢?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使危害降到最低呢?如何处理才是最恰当的呢?

家有宝宝 养宠物需慎防咬伤

文章插图
一、十五分钟不能少
卫生部消息,卫生部近日印发《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以进一步规范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狂犬病暴露人员的处理工作 。《规范》提出,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需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
《规范》规定,根据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以下三级,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置原则 。I级为接触、喂养动物或完好的皮肤被舔,暴露程度为无,处置原则是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 。II级为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暴露程度为轻度,处置原则是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级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 。暴露程度为严重,处置原则是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 。
医疗卫生机构在判定暴露级别并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开展处置工作 。《规范》提出,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伤口处理 。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消毒处理为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应遵循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它感染 。首次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原则上是越早越好 。
二、预防最重要
1.不要随意逗弄猫、狗等小动物 。
2.不要轻易带陌生的小动物回家饲养 。
3.不要随便食用可能患有狂犬病的小动物的肉,因为它们的体内可能携带狂犬病毒 。
4.注意识别小动物是否健康 。患有狂犬病的小动物多习性反常,眼睛发直,口水不断,喜欢追咬人或其他动物 。
5.与患有狂犬病的人交往时,应避免其唾液、血液等与自己接触 。特别是当自己与对方的身体都有破损时,更应注意 。被狂犬病人污染过的物品应及时进行消毒 。
6.爸爸妈妈看好宝宝和宠物,尽量不要让宝宝和宠物接触,如果家中有宠物的话,在宝宝未出生之前就应该把宠物送人等,应该宠物身上有着寄生虫,对孕妇以及肚子里的宝宝都是有着消极影响的 。
所以说,对于宠物这个问题,爸爸妈妈课要慎重考虑了,毕竟宝宝万一被动物抓伤或者咬到了,问题都是可大可小的 。小编建议:有宠物的家庭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和美好未来,尽快把家里的小宠物转移啦,如果真的要养的话,可以养一些没有伤害性的小动物,如小乌龟、小金鱼等,或者等宝宝长大懂事了,再把小猫小狗接回来也不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