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不要一味的责怪孩子帮倒忙

每次小蒙妈周末打扫卫生的时候,小蒙就会跑过来仰起可爱的小脸蛋,兴致勃勃地恳求:“妈妈,让我来帮你吧!”妈妈正犹豫呢,她就会过来抢妈妈手里的工具,一副不给不行的样子 。等给了她工具,她往往把妈妈已经打扫干净的地方弄脏,捎带脚还可能打碎一个花瓶或者弄翻了杯子 。如果批评她吧,孩子是一番好心,如果不批评吧,她不知道还会制造多少麻烦,还得让自己辛苦地返工,劳动效率反而更低了 。

家长们不要一味的责怪孩子帮倒忙

文章插图
3~6岁的孩子非常喜欢给大人“帮倒忙”,看到妈妈在劳动,他们总想过来“插一手”,他们跑来跑去,忙个不停,即便是大人拒绝他们的“好心”,他们也会坚持来“帮忙” 。孩子的这些行为是他们独立意识觉醒的标志,他们已经自信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并且非常急于体现自己的价值 。他们在这个阶段非常喜欢探索和尝试,渴望帮助别人并能得到大人的肯定,但是由于生活经验和实际能力的不足,常常会好心办坏事,帮忙洗碗结果打碎了碗;帮忙洗衣服结果弄湿了鞋子;帮忙扫地结果扫把碰疼了头……越帮越忙,妈妈要不断地在宝宝后面收拾残局,让妈妈又气又恼 。
【家长们不要一味的责怪孩子帮倒忙】 有的妈妈很清楚孩子“帮忙”后的结果,对于他们要“帮忙”的请求严令禁止:“你干不了!不许干!”,甚至训斥他们:“一边玩去!不够你捣乱的了!”妈妈如果态度强硬,他们才可能罢手,但是还会气鼓鼓地表现出一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模样 。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能力很有限,所以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也很受局限,但是他们却从这有限的行为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体会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操纵感和控制感,由此得到成就感和自尊感的体验 。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无疑是很重要的 。
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热情一味地打击,把他们拉到一边让他们“坐享其成”,剥夺他“帮倒忙”的权利,孩子的情绪和自信心都将受到很大的打击,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帮忙劳动的兴趣,养成袖手旁观的坏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