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游戏老爷爷与小弟弟走路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老爷爷与小弟弟走路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音乐游戏老爷爷与小弟弟走路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 , 活动重点难点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反思等内容 , 感受旋律节奏与速度的变化 , 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地模仿、表现老爷爷与小弟弟的音乐形象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游戏活动课 , 快来看看老爷爷与小弟弟走路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感受旋律节奏与速度的变化 。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地模仿、表现老爷爷与小弟弟的音乐形象 。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 , 大胆的游戏表演 。
4、在活动中 , 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 , 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 , 感受游戏的乐趣 。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旋律节奏与速度的变化
活动难点:
幼儿能根据音乐的变化 , 模仿相应的形象 。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鼓 , 老爷爷小弟弟的图片 , 音乐《老爷爷与小弟弟走路》 , 相机
经验准备:幼儿对快慢节奏的音乐有过欣赏经验 , 幼儿对老爷爷、小弟弟走路形象有所观察 。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 。
1、手指变变变:“小朋友 , 伸出你的两根小手指 , 变变变 , 变成一只小兔子 。”
2、“小兔跳舞”:
——出示小鼓 , 师:“小兔子要和小鼓一起跳舞咯 , 小鼓敲地慢 , 小兔就跳地慢 , 小鼓敲地快 , 小兔就跳地快 。”
——老师敲小鼓 , 幼儿手指表示小兔跳的快慢 。
(此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孩子初步建立对节奏快慢变化的感知 , 同时手指动作的表现方式一方面能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 , 另一方面也给了孩子表达节奏感受的空间 。)
二、感知音乐:了解音乐旋律节奏、速度的变化 。
1、播放音乐(A段、B段) , 幼儿欣赏:
—— 师:“小兔子跳舞跳得可好看啦 , 把老爷爷和小弟弟都吸引过来了 , 接下来老师放两段音乐 , 请你听听哪一段音乐是老爷爷走来了 , 哪一段音乐是小弟弟走来了?”
(此环节的重点是利用人物形象帮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的变化和特点 。)
2、幼儿交流感受:
——“为什么A段是老爷爷在走路?”(音乐A段比较深沉、缓慢 , 就像老爷爷走路一样慢慢地、缓缓地 。)
——“为什么B段是小弟弟在走路?”(音乐B段比较轻快、活泼 , 就像小弟弟走路一样蹦蹦跳跳的 。)
——师根据孩子的回答 , 随机播放音乐 , 验证孩子的感受 。
(此环节的重点通过讨论、验证的方法 , 再次把握音乐的性质 。)
3、分段欣赏 , 感受A、B两段音乐的节奏、速度特点 。
——师:“请你再仔细听听 , 是不是像老爷爷(小弟弟)走路那样慢慢地(蹦蹦跳跳的)”
——师小结:“A段音乐的节奏、速度很重 , 很慢;B段音乐的节奏、速度很轻快 。”
4、再次整段欣赏A、B段 。
—— 师:“我们再来完整听一遍 , 想一想老爷爷和小弟弟是怎样走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