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热感冒的妙招

1.怎么治风热感冒?

治风热感冒的妙招

文章插图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 。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配穴风寒感冒撸臃缑拧⒎斡幔环缛雀忻罢?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 。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 。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
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 。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 。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 。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 。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
(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 。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
3 。感冒的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取大蒜2枚捣汁拌面粉做成圆锥状,塞人鼻孔(两侧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钟,每日4.5次 。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
2.外治法 取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5克,共捣成糊状,加入适量白酒调匀,用纱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窝及手足心 。
一般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涂擦后15分钟左右会有汗出,感冒诸症可以解除 。
3.饮食疗法 取苏叶3-6克,生姜3克,洗净切碎,放人茶杯内,冲人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泡10分钟,再放人红糖15克搅匀,趁热饮用 。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者 。
4 。如何巧选中成药治疗感冒
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选用口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且简便不影响工作,符合阶梯用药原则 。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药品,我们切忌盲目选用,必须对症用药,否则,不仅无效,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在此,介绍几种简单的选用方法 。
1、风寒性感冒 。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这时应该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者迁延不愈 。
2、风热性感冒 。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者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 。这时应该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疼加重 。
3、感寒湿滞性感冒 。外用风寒表症,发热严守恶寒,体温不高,头痛,内有痰湿中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泻下 。可选用解表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液或藿香正气水,不可服用保和丸、山楂丸 。
4、表里双感性感冒 。症状为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这时应该选用表里双解的药物,如防风通圣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