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学阳虚体质的特征

1.阳虚体质表现主要是什么

中医体质学阳虚体质的特征

文章插图
原发布者:林娜
阳虚体质的表现
在中医学上,人们的身体体质是有着不同的分类的,而阳虚体质、阴虚体质和湿热体质等类型,都是最常见的几种,因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辨别出自己的体质类型,本文接下来就对阳虚体质的表现进行介绍 。阳虚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不济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如果阳气极度虚弱,不能维系正常的气血运行,就会表象出白天精神萎顿、疲惫,晚间烦躁不安、难以入睡的情况 。如果失眠伴随手足发凉等症状,是阳气极度亏虚的表现 。
2、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阳虚的主要症状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中医认为畏寒怕冷主要为脾肾阳虚而引起2、完谷不化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 。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肠胃不好,消化不良 。
4、宫寒、痛经月经紊乱,剧烈痛经,月经延期,月经量少,颜色发黑,或血崩,宫寒 。有些女性在怀孕之后还会出现流产或胎停孕的现象 。女性的雌性激素大部分是由子宫、卵巢产生,因此,阳虚体质的女性,易出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等病症,而且会精神疲惫面色苍老 。
2.什么是“阳虚体质”?有什么特征?
你好;
阳虚体质养生法

【中医体质学阳虚体质的特征】(1)体质特点 。

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 。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

(2)养生原则 。

祛阳法寒,温补脾肾,因为阳虚者关键在补阳 。
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 。

(3)养生方法 。

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说:“肝气虚则恐”,意思是肝脏功能差的人,容易恐惧,又指出:“心气虚则悲”,这是说心脏功能低下者精神上易出现悲哀的情绪 。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

环境调摄: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耐春夏不耐秋冬,故阳虚体质者尤应重环境调摄,提高人体抵抗力 。有人指出,若在夏季进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20分钟所得的紫外线将能使用一年 。对于年老及体弱之人,夏季不要在外露宿,不要让电扇直吹,亦不要在树阴下停留过久 。

加强体育锻炼:因为“动则生阳”,春夏秋冬,每天进行1~2次,具体项目因体力而定 。

饮食调养: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

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匾肾气丸 。
3.中医:阴虚 阳虚都有哪些症状
自然万物都有阴阳之分,人体也不例外,人体是由阴阳两个基本元素构成的 。我们就来说说中医的阴虚、阳虚,下面中医为您详解阴虚、阳虚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