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是不是换得越频繁越好

1机油是不是换得越频繁越好
按照里程标准更换_并非「越勤越好」Oil_润滑油,也称机油!关于这种油液的误解非常之多,其中更换周期与更换频率的误解最多 。【机油是不是换得越频繁越好】无论是品牌售后还是机修汽配市场,推荐的换油周期往往是:5000公里/6个月,或者10000公里/1年 。后者是合理的标准,但按照5000公里的综合时间来代替前者是不合理的 。比如有些车辆一年跑不了5000公里,但也不用担心机油“变质”半年换一次甚至缩短频率 。机油使用寿命_周期机油的核心功能有三项:润滑,清洁,密封!其中影响润滑能力的是「清洁」功能 。知识点1:机油注入发动机后,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行驶,机油会变黑 。正是因为机油“清洗”了曲轴箱和油路中的油泥,其清洗作用是溶解油泥,防止油泥过多堆积在油箱壁上,影响机体散热 。加注后,机油的粘度会增加 。这时,润滑极限容量其实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不过不用担心 。知识点2:机油在体内会被高频剪切,可以理解为机械运动破坏了机油中的大分子链,使机油的粘度呈曲线下降 。但在这一阶段,初始过度清洗后的污泥的油粘度会逐渐达到理想标准,从而实现有效润滑 。推荐的机油使用寿命总是多余的 。比如矿物质推荐使用5000公里,但在5000公里时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甚至是润滑、清洁、密封油粘度的最佳标准 。那么有必要提前换油吗?机油质量变化_空气机油主要成分包括基础油(矿物/合成/半合成),以及各类添加剂 。“抗氧化剂”是能让汽车用户安心的关键知识点!里程少,更换频率高,有这种养车习惯的用户,往往担心“机油变质” 。油品变质的基础是组分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基础自然需要空气体中的氧气 。在正常海拔(大气压)标准中,空气体中的氧含量仅为20.95%,海拔越高,氧浓度越低 。比如3000米高原的氧气浓度只有16.3%左右 。在这种环境下,普通人无法呼吸 。油能接触到多少氧气?知识点3:曲轴箱是发动机储油的“容器”,其空间隔很小 。那么内部空气体自然会很小,里面的氧气含量是多少?——机油处于“缺氧状态”,只有发动机启动后,才会因窜气而暴露在大量氧气中,但在运行中却能跑一万公里!可以想象,在“缺氧”熄火状态下,机油在“抗氧化剂”的作用下,很容易变质 。总结:汽车、摩托车的机油不需要经常更换,可以根据不同等级机油的里程进行更换 。时间周期最好不要超过一年,不过,这只是行业的既定习惯 。2机油要经过哪些部件后回到油底壳
机油是润滑发动机的必要介质,可以起到润滑、冷却和防锈的作用 。当需要润滑时,只要发动机开始运转,油泵就会迫使机油在油道中流动,为机油在发动机中循环提供足够的压力 。肖晨辽的观点是油的整体流线从油底壳开始,流向凸轮轴进行润滑,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油底壳 。首先经过机油泵加压机油泵安装在油底壳中 。如上图所示,油泵通过齿轮与曲轴连接或直接安装在曲轴前端 。当发动机运转时,机油泵将以曲轴转速运转 。发动机转速越快,油泵压力越大,怠速时为50KPa 。油泵入口装有类似渔网的滤网,称为粗滤器 。该过滤器主要过滤掉的金属屑和大颗粒粉末等 。粗滤器后的油用于给油泵通风加压 。油泵如下图所示 。油泵上有调压阀,可以防止油压过高(最大不超过300KPa) 。如果油压过高,发动机的漏油和汽车的油耗会增加 。油泵中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这两个齿轮的齿数是一样的 。它们安装在油泵的外壳内,齿轮和外壳之间的间隙很小,保证了密封性 。经过机油滤清器细滤油泵加压后的机油流入由纸制成的机油滤清器 。里面的滤纸折叠成波纹状,增加过滤效果 。滤芯具有很强的耐腐蚀和防水性能,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更换 。机油滤清器平行安装在主油道上,少量机油经滤清器过滤后返回油底壳 。应定期选择和更换低流动阻力过滤器(建议每5000公里更换一次) 。否则,如果过滤器因堵塞而失效,高油压将通过旁通阀流出 。对曲轴、轴瓦和凸轮轴等部件进行压力润滑如下图所示,经过纸质滤清器过滤后的机油进入曲轴箱内的主油道,机油输送到曲轴主轴承、连杆轴瓦、凸轮轴和摇臂(顶杯)的润滑面形成油膜,这样在这些工作部件工作时,机油最先接触到,可以减少摩擦阻力和磨损 。进入主油道的机油经过五个平行的油道(以4缸发动机为例),四个油道润滑曲轴轴颈、曲轴和连杆轴瓦,一个油道通过连接缸盖和缸体的油道润滑凸轮轴 。曲轴内部有与各缸相通的油道,曲轴轴颈上加工有油孔,油孔流出润滑轴瓦 。对于一些摇臂驱动凸轮轴的气门机构,油从凸轮轴的轴颈油道流向摇臂支架,摇臂支架润滑摇臂轴、气门端和摇臂 。对活塞、气缸壁等进行飞溅润滑对于一些难以润滑的位置和部位,很难通过压力润滑来实现,主要是通过飞溅润滑 。当活塞上下运动时,通过在活塞的油环槽中加工出一个油道,油环刮下的油可以通过这个油道随着重力流回油底壳,另一方面,油可以分布在气缸壁上,减少气缸壁的磨损 。总结:机油润滑系统工作时,首先由机油泵加压,然后过滤进入机油通道,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 。对于一些旋转部件,通过飞溅润滑来添加油膜 。经过上述润滑路线后,机油流回油底壳 。机油回流的速度不是很快,会在油路里粘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在测量油位的时候,要等发动机冷却10多分钟,测量结果才会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