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疳怎么治

1.风疹怎么治疗最有效

风疳怎么治

文章插图
(一)普通康复疗法
加强护理 , 室内空气保持新鲜 , 加强营养.隔离至出疹后5天.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邪郁在表
发热恶风 , 喷嚏 , 流涕 , 伴有微咳 , 精神倦怠 , 胃纳欠佳 , 疹色浅红 , 先起于头面 , 躯干 , 随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匀 , 稀疏细小 , 2—3天消退 , 有痒感 , 耳后及枕部痰核肿大 , 苔薄白 , 舌质偏红 。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 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2克 , 连翘45克 , 竹叶45克 , 牛蒡子12克 , 桔梗12克 , 荆芥12克 , 薄荷45克 , 豆豉12克 , 辛夷花12克 , 白前13克 , 甘草4克.
2.邪毒内盛
高热 , 口渴 , 心烦不宁 , 疹色鲜红或紫暗 , 疹点较密、便黄少 , 舌质红 , 苔黄糙 。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 透疹凉解汤加减:
桑叶45克 , 菊花45克 , 薄荷45克 , 牛蒡子12克 , 蝉衣7克 , 连翘12克 , 黄连7克 , 紫花地丁12克 , 赤芍12克 , 红花7克 , 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 , 鲜芦根 , 大便干结加全瓜蒌、郁李仁等.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主要是支持疗法 , 对症治疗.可酌情给予退热剂 , 止咳剂及镇痛剂.喉痛用复方硼砂液漱口 , 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生油涂拭 , 结膜炎用o.25%氧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数日 。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芫荽(香菜)35克或西河柳1把 , 煎水服.
(2)浮萍、苦参各7克 , 麻黄、蝉蜕、甘草各3克 , 白蒺藜、地肤子、生苡仁各45克 , 僵蚕6克 , 水煎服 , 每日1剂 , 分3次服.治小儿风疹 。
(3)花生油50克 , 煮沸后稍冷加入薄荷叶30克 , 完全冷却后过滤去渣 , 外涂皮肤痒处 , 有止痒作用.
(五)中成药治疗:
(1)犀角化毒丸:
每次1丸 , 每日2次 , 用于邪毒内盛 。
(2)板蓝根冲剂 , 每次1包 , 每日3次:用于邪郁在表.
(3)维C银翘片:
每次2片 , 每日3次 。
(4)了歌王片:
每次3片 , 每日3次 。
(六)饮食疗法
(1)银翘解毒粥:金银花、连翘 , 淡豆豉、竹叶、荆芥各10克 , 芦根15克 , 牛蒡子、甘草各6克 , 粳米100克 。
上8味药洗净煎汁 , 去渣 , 再煮洗净的粳米成粥 , 待粥将熟时 , 加入上药汁 , 煎1—2沸即可.分2次 , 早晚温热服 。
本粥辛凉解表 , 清热解毒 。适用于温病初起 , 发热微恶风寒 , 头痛 , 无汗 , 或汗而不多 , 口渴 , 咳嗽咽痛 , 舌尖虹 , 舌苔薄黄 , 脉浮数.注意:外感风寒 , 恶寒重 , 发热轻不宜用.
(2)清营粥:
生地15~30克 , 竹叶卷心6克 , 银花10克 , 犀角3克(用水牛角6—10克代) , 粳米100克 。将生地、竹叶卷心、银花、水牛角洗净 , 同入砂锅煎汤 , 取汁去渣 , 再入洗净的粳米 , 同煮为稀粥.每日2~3次 , 温热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