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想妈妈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想妈妈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主题想妈妈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通过念儿歌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情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想妈妈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小班的孩子绝大部分是初入学的幼儿,他们的心理活动受情绪支配的作用很大,还不能用理智支配行为,对家人有着深深的眷恋,虽然已经在幼儿园生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还是有不少幼儿在空闲时会因为想自己的亲人而哭泣 。而在幼儿的生活中,妈妈是最亲近的 。这篇儿歌就是以诗歌形式把幼儿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儿歌内容浅显,但很有感染力,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可以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到对家人的思念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
2、通过念儿歌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情感 。
3、通过仿编儿歌,让幼儿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感情 。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念儿歌 。
活动难点:仿编儿歌 。
活动准备
课件、小布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家都有些什么人呢?引导幼儿自由说,并及时鼓励幼儿,让幼儿敢于表达 。
2、课件出示一张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家庭各成员名称 。
3、问:小朋友,在家里你最喜欢谁?妈妈喜欢你吗?你喜欢妈妈吗?你在幼儿园看不见妈妈,你想她吗?你是怎么想的?比如:用脑袋想 。这时幼儿就会打开话匣子,各抒己见,教师就要适时表扬 。
4、出示布娃娃,激发幼儿兴趣:看,我这里有一个布娃娃,它也在想妈妈,听听它在说什么,好吗?
(二)欣赏儿歌
1、课件播放儿歌,引导幼儿欣赏 。
2、在欣赏两遍后,采用师幼问答的方法,加强幼儿对儿歌的记忆 。如:布娃娃用什么想妈妈呀?怎么想的?
(三)学念儿歌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念这首儿歌吧!
1、教师一句一句的教幼儿念儿歌,并配上相应的肢体语言,直至幼儿基本能记忆儿歌 。
2、多种形式巩固儿歌 。
先分两大组念儿歌、分小组念、两三个幼儿一起念等 。在此环节中我给予了各组以奖励,给念得好的组的桌上插上一面小红旗 。
然后我鼓励幼儿勇敢的到前面来独自表演给大家看,说:“敢上前来表演的孩子我会奖励他一个布娃娃,让他当布娃娃的妈妈哟” 。
3、在表演结束后,我就不失时机的引导幼儿:妈妈去干什么了?妈妈上班辛苦吗?孩子们说起妈妈一定会争先恐的抢着回答,这时,我们要注重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教育孩子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同时引导幼儿要爱妈妈、关心妈妈,听妈妈的话,做个孝顺的好宝宝 。
(四)仿编儿歌
1、再次出示“全家福”照片,问:家中除了妈妈,还有谁?我们除了想妈妈还会想别的亲人吗,比如说想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好多的人 。小朋友快动脑筋想想 。
编一编想他们的儿歌吧!
2、引导用换字法改编儿歌 。如:将儿歌中的“妈妈”换成“爸爸” 。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幼儿,让幼儿边做动作边说以帮助幼儿表达,提升幼儿自信力 。如有能力强的幼儿,就引导其改编其他语句,但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词要准确 。如:脸蛋想,想让爸爸亲一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