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固醇6·67( 四 )


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病 , 以中心性肥胖和上半身肥胖为主 , 故而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减肥 , 有助于降低血脂 。
减肥降脂应以综合疗法为主 , 包括使用中药利湿化痰剂 , 限制吃高脂肪的饮食 , 多吃蔬菜 , 豆制品 , 瘦肉、鸡肉、海蜇等 , 尽可能地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 , 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 , 洋葱、大蒜、木耳、山楂、香菇都有较好的降脂作用 , 炒菜用油最好以植物油为主 。限制病人的饮食热量 , 少食甜食 , 加强运动 , 增加消耗 , 戒烟酒 , 避免过度紧张 , 生活要有规律 , 选用降脂药物如脉通、益寿宁、月见草油丸等 , 平素常饮泽泻汤(泽泻10g、干荷叶一张)能保持较好疗效 , 同时也减少了诱发其他疾病的危险 。
哪些中药可以降低血脂?
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 , 许多中药都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 如草决明、泽泻、何首乌、蒲黄、山楂、大黄、红花、银杏叶、虎杖、月见草、茵陈、麦芽等 。
(1)草决明 又叫决明子 , 为豆科一年生植物钝叶决明或决明的成熟种子 。
是一种味甘苦微寒的中药 , 主要含有植物固醇及蒽醌类物质 , 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 降血脂效果显著 。临床上常用草决明50克 , 加水适量 , 煎后分2次服用 。
连服1月 , 可使胆固醇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
(2) 何首乌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根块 , 气味苦寒 , 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物质 , 能促进肠道蠕动 , 减少胆固醇吸收 , 加快胆固醇排泄 , 从而起到降低血脂 ,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临床常用何首乌片口服 , 每次5片 , 每日3次 , 连用
1~3个月 , 有效率可达89%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 , 通便泻下等功效 , 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脂症兼有肝肾阴虚、大便秘结的病人 。
(3)泽泻 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的块茎 , 味甘淡性寒 , 含有三萜类化合物 , 能影响脂肪分解 , 使合成胆固醇的原料减少 , 从而具有降血脂 ,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 。常用泽泻降脂片 , 每次3片 , 每日3次 , 2~3个月为1疗程 。
(4) 蒲黄 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水烛蒲黄的花粉 , 性味甘平 , 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 , 能抑制肠道吸收外源性胆固醇 , 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但只有生蒲黄有作用 , 蒲黄油及残渣无此药效 。临床上所用片剂或冲剂 , 每日量相当于生蒲黄30克 , 1~2个月为1疗程 , 有显著的降胆固醇作用 。
(5)山楂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野山楂的果实 , 性味酸甘微温 , 含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等类物质 。有扩张血管 , 降低血压 , 降低胆固醇 , 增加胃液消化酶等作用 。临床上常用山楂片 , 每次2~3片 , 每日3次 , 1个月为1疗程 。也可用山楂果50克 , 加水煎 , 代茶饮 。
(6)大黄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根状茎 。味苦性寒 , 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蒽醌衍生物 。具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等作用 。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病人 , 口服大黄粉每次0.25克 , 每日4次 , 1个月为1疗程 , 降低胆固醇有效率84% , 甘油三脂也有一定程度下降 。生大黄有攻积通便 , 活血化瘀作用 。所以 , 尤适用于偏实证及大便干结的高血脂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