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钙和肾结石

近来因服用含有三聚氰胺奶粉导致肾结石的事件 , 牵动了无数颗妈妈的心 , 三聚氰胺是怎样引起肾结石的?宝宝每天补钙会不会引起或加重肾结石?怎样合理补钙?这都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
三聚氰胺是怎样引起肾结石的?
三聚氰胺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生产的氮杂环有机化合物 , 常温下为白色单斜晶体 , 没有显著异味 。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黏合剂、纺织、皮革、电器、医药、阻燃剂等生产过程中 。其分子式为C3N6H6 , 分子量:
126 , 其中氮元素占整个分子重量的66.7% 。
它是一种疏水的脂溶性物质 , 在水里的溶解度很低 。不法奶农为了增加奶水中的含氮量(按照凯氏定氮法 , 每增加1克氮就相当于多了6.25克蛋白质)从而能在奶中肆无忌惮地加水 , 获取暴利 。他们所加的三聚氰胺实际上是溶解在奶里的脂肪颗粒中 , 吃了这些奶粉以后 , 三聚氰胺便从肾脏中排出 , 由于经过肾小管会浓缩 , 其浓度大大提高 , 往往超过了它在水中的溶解度 , 从而形成结晶沉淀下来 , 动物实验也发现 , 用三聚氰胺灌胃的小鼠输尿管中有大量的晶体沉积 。
如果与此同时肾脏中其他物质 , 如草酸盐、尿酸盐也较浓的话 , 就会在三聚氰胺的晶体表面沉积下来 , 逐渐形成肾结石 。
钙和肾结石的关系
由于肾结石中大多数含有钙 , 因此自然而然会联想到 , 多补钙是不是也容易引起肾结石 。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 他们发现3万名每天吃钙不超过500毫克的低钙人群(大多数是素食主义者) , 其肾结石的患病率(2.2%)远远超过另外9万名每天吃钙超过1200毫克的高钙人群(患病率只有0.5%) 。
随后的动物实验证明 , 缺钙以后甲状旁腺素很快就会被释放出来 , 甲状旁腺素一方面使骨质分解 , 释出钙和磷 , 另一方面加强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 并促使磷的排泄(使尿磷增加) , 它还使肾脏1羟化酶活力增强 , 合成更多的活性维生素D , 帮助钙吸收 , 其结果使血钙急剧升高(因此血钙浓度并不是评价钙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 , 这一来 , 过多的钙只能从肾脏排出 , 经过肾小管浓缩以后极易和尿中增高的的磷或者草酸、尿酸结合成肾结石 。
流行病学的研究也表明 , 气候干燥、进水量少以及长期进食高钙饮食 , 由于尿液浓缩和含钙量增加也会使肾结石的发病率增加 , 根据美国的报道在过去的十年中 , 肾结石的发病率 , 整整增加了5倍 , 说明产生肾结石的原因还是多种多样的 。
植物性食物中常常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 , 所以其中所含钙的生物利用率往往为负数(不但它所含的钙不被吸收 , 同时还会拉掉其他同时吃的食物中的钙) , 譬如:
每100克蔬菜钙的生物利用率是:蕹菜(-30毫克)、竹笋(-142 毫克)、苋菜(-143 毫克)、菠菜(-165 毫克) , 因此素食主义者是缺钙的高危人群 , 常年素食的老和尚火化以后 , 有时会出现舍利子——其实就是生前体内的结石 。
【三聚氰胺、钙和肾结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