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结核病易漏诊误诊

【儿童早期结核病易漏诊误诊】 儿童也可能患上结核病!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采访人员从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了解到,由于儿童早期结核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很容易被漏诊误诊 。对此,专家提醒,当孩子出现持续三周以上的咳嗽、低热、盗汗、夜惊、睡不塌实、哭闹不停、胃口不好等情况,家长需引起警惕,带孩子及早就医诊断 。
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或是早期征兆
在肺科医院结核科,目前每个月总能接到几例儿童结核病的小患者,其中还不乏从外院、外地转诊而来的 。其中有一些因为送院治疗不及时,转到肺科医院就诊时已经是重症了 。
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何娅医生分析说,由于儿童早期结核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因此容易被漏诊误诊 。“不规则的发热,容易受到刺激,好哭闹,精神不振,气管炎和咳嗽,以及体检时发现颈部或其他体表淋巴结轻度肿大等,都有可能是早期结核病的征兆! ”何娅医生还提醒说,如果结核病的早期症状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还可能转为慢性结核中毒症,出现全身性的机能障碍,甚至可表现为发育差、消瘦、体表淋巴结多群肿大、容易疲劳和感冒生病等 。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致残率极高
年仅半岁的毛毛(化名)因为患上结核性脑膜炎,当从外地转院时已为时已晚,虽经积极治疗,但最终还是落下了残疾的遗憾……现在市民对肺结核大都耳熟能详,但对诸如结核性脑膜炎、淋巴结核等所谓的“肺外结核”,还鲜有人知 。
市肺科医院结核科桂徐蔚医生告诉采访人员,人体除了毛发、指甲等部位不会感染结核外,其他所有部位都可能感染结核菌 。在肺外结核中,病情最严重的是结核性脑膜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尤以儿童多见 。
除此之外,肺外结核还包括常见的淋巴结核等 。但正出于肺外结核的“隐蔽性”,很多病人的病情往往被其他病症掩盖,影响到早期诊断,漏诊率和误诊率极高 。

儿童早期结核病易漏诊误诊

文章插图
结核患者康复后并非“终身免疫”
不少人以为,结核病患者康复后就能“终身免疫”,从此不会再得结核病 。市肺科医院结核科副主任、上海医学会肺科学会委员兼结核病学组组长唐神结教授说,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结核病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病情稳定,虽可停药,但体内的结核菌并没有被完全消灭,仍可能有极少量所谓的“休眠菌”或“持存菌”潜伏下来 。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这些细菌就会“复苏”,甚至复发结核病 。
对儿童而言,儿童结核病感染的传染源往往来自家庭成员中的肺结核病人,因此,及时发现并彻底治愈家庭成员中的肺结核病人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如果是哺乳期的母亲患肺结核时,应及早带孩子到专科医院检查,同时停止母乳喂养,母亲在开始治疗的两周里最好单独居住 。此外,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非常必要 。□晚报采访人员 许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