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该看西医还是中医

春天万物复苏 , 病毒和细菌也悄然滋长 。家有宝贝的父母在这个季节严阵以待 , 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婴儿 。一有个头疼脑热 , 家长便草木皆兵 , 不敢有半点疏忽 。小儿发烧后 , 应该看中医还是西医?本期健报邀请中、西医专家各出奇招 , 让您的宝宝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春天 。

小儿发烧:该看西医还是中医

文章插图
一线病例
张先生8个月大的宝宝感冒了 , 发烧到39℃ 。3天以来 , 孩子的体温起起伏伏 , 白天低烧晚上高烧 。第三天晚上量出39.5℃时 , 孩子的妈妈黄女士慌了 。孩子的每一声哭闹 , 都让她恨不得立刻带宝宝到医院去输液退烧 。但张先生却反对妻子这样盲目地退烧 , 他认为孩子神志清醒 , 活动也正常 , 无需过于担心 , 盲目退烧只能为自己求个心安理得 。可黄女士坚持要带孩子到医院输液退烧 , 于是两人开始了争吵 。黄女士的理由是:感冒高烧会烧坏脑子 , 甚至引起脑膜炎或败血症 , 而张先生近来看了不少中医书籍 , 认为感冒高烧不但不会烧坏脑子 , 还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
张先生和黄女士谁说得对?中医西医各有说法 。
西医篇
观点一:到38.5℃应服退烧药
“孩子发烧了 , 可别急着喂退烧药 。”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颜云盈说 , “用退烧药只是缓解症状 , 治疗病原还要根据病因下药 。”发烧不是一种疾病 , 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 , 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了异常情况 。同时 , 发烧也是人的身体对付致病原的一种防御措施 , 从某种程度来讲 , 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 也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 。所以颜云盈提醒家长 , 如果孩子不是高烧(高于38.5℃) , 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 , 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
“在整个婴儿期(1周岁以下) , 无论孩子患的是什么病 , 家长都要非常重视 。”颜云盈说 。因为发热本身虽然是一种保护的反应 , 但温度过高会伤害机体 。因此3个月以上的孩子发烧至38.5℃时 , 就要服用退烧药 , 把温度降下来 。而3个月以下的婴儿 , 是禁止使用任何退烧药的 。
服用哪些退烧药也有讲究 。颜云盈提醒:一些副作用大的退烧药如尼美舒利颗粒 , 就不应当给2岁以下的孩子服用 。而美林、布洛芬类的退烧药比较安全 , 可以作为家中常备药 。
观点二:可用冷敷等物理降温法
对于不能使用退烧药的新生儿 , 可以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 , 或者冷敷 , 颜云盈说 。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的做法是:用温水或50%的酒精擦拭孩子的大血管处 , 如额头、腋窝、手肘等 , 其他部位如腹部则不要用酒精擦拭 , 因为腹部血管少 , 用酒精擦拭腹部并不能达到扩张血管、散热的目的 , 而且由于新生儿体积小 , 与酒精接触的相对面积大 , 耐受力也较差 。
颜云盈介绍说 , 冷敷是用冰袋枕在小儿头部 , 同时用冷水湿毛巾较大面积地敷在前额以降低头部的温度 , 保护大脑 。
观点三:发烧并非都要输液
“是否输液 , 要经过相关完善的检查后 , 在医生查明病因的情况下 , 才能做出判断 。”颜云盈说 , 孩子病了 , 做父母的都很着急 , 因此在门诊 , 很多家长一上来就要求输液 。“滥用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 , 也容易对药物产生过敏 , 甚至休克 。”颜云盈说 , 输液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 , 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但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 , 只能对症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