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发热专家答疑

妈妈问:高热会损坏宝宝的大脑吗?
专家答:单纯的发热是不会对大脑有影响的 , 但值得注意的是:发热是很多疾病的初期表现 , 比如伤寒、结核病、脑炎、脑膜炎等 。这些疾病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潜在的影响 , 因此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另外 , 部分孩子发热时会出现高热惊厥 , 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而出现频繁的惊厥或惊厥持续时间过长 , 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可能会有影响 , 因此需要及时退热 , 减少宝宝的不适 。

宝贝发热专家答疑

文章插图
妈妈问:我不太敢给孩子用退热药 , 退热药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专家答:这个不必过分担心 。
现在药房零售的一些儿童专用退热药大都经过了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 , 已经过长期的儿科临床运用 , 对儿童的用药安全是有保证的 。如对乙酰氨基酚是(泰诺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解热镇痛药 ,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广泛临床应用 , 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全球一致的认可 。同时也是《发热指南》中推荐的安全有效的儿童退热药 。妈妈们可以放心给宝宝服用这一类退热药 。
妈妈问:孩子发热 , 打针是不是比吃药好得快?
专家答:不一定 。
药物的疗效根据药物的成分而异 , 不能纯粹的看是针剂还是口服剂型 。
实际上目前使用的退热针剂主要是吡唑酮类 , 如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 , 关于这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已越来越多 , 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禁止使用 。目前 , 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最新《发热指南》推荐的儿童首选退热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和布洛芬(美林?) , 这两种药物广泛应用于儿童退热 , 无论是其有效性或者安全性 , 都得到了全球一致的认可 。而且这类药物有专属儿童的口服剂型和口味 , 能减少宝宝对打针的恐惧 , 也使宝宝有更好的用药依从性 。
妈妈问:孩子的体温超过37℃就是发热 , 对吗?
专家答:孩子的确容易发热 , 但父母不要因此而过分恐慌 。
孩子的体温受很多因素影响 , 如吃奶、运动、哭闹、穿得过多等 。这些原因都可以使小儿体温暂时升至37.5℃ , 甚至达到38℃ , 新生儿或婴儿更容易受以上因素影响 。即使孩子体温暂时升高 , 但只要全身情况良好 , 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 , 若孩子安静或松解衣被后体温恢复正常 , 则不必服药 。但当孩子体温持续高于38℃时 , 需及时进一步寻找原因 。
妈妈问:给0-3岁的婴幼儿喂退热药 , 有何妙招?
专家答:可以选用口味好、婴幼儿专用剂型的退热药 , 并在服药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
①婴幼儿通常对苦、涩或有异味的药物特别敏感 , 最好选用口味好、有水果味的药物 。3~12岁儿童用药推荐混悬液 , 它能更好的掩盖药物的苦味 , 提高儿童服药的依从性 。
②口服滴剂比较容易让父母们掌握婴幼儿的用药剂量 , 易于操作 。常用的小儿药物口味较好 , 可供选择的退热药物有泰诺林滴剂和美林?滴剂等 。
③喂药前与宝宝做游戏 , 在游戏的过程中边玩边喂 , 对于口味好的药物宝宝通常是不会拒绝的 。
【宝贝发热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