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单独二胎”还有什么障碍

这条消息并没有获得主导执行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国务院卫计委官员的承认,当然,卫计委发言人毛群安也没有否认 。这种不置一词的态度,加之靠近决策圈的学者明确的预言,使得很多人都相信,“单独夫妻”可生二胎的政策也许不远了 。
中国的人口政策实施时间超过了30年,它提醒我们需要正视这一政策带来的后果 。换言之,我们也可以说放开“单独二胎”将会带来什么好处,毕竟,人口政策需要一个前瞻性 。

放开“单独二胎”还有什么障碍

文章插图
【放开“单独二胎”还有什么障碍】 大抵从2010年以来,舆论对于“失独老人”的关注开始兴起,镜头下失去独生子女老人悲怆的脸庞勾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也同样激起了这部分人对独生子女政策的不满 。舆论的强力介入无疑成为促成人口政策发生变化的一大动力 。不过,除此之外,一些更为理性的声音和数据,则构成了更加“正当”的理由 。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此前关于“人口红利”的讨论一直非常盛行,而伴随着中国年轻人口的减少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快,打造“世界工厂”的主力军正在不断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冲击也显得非常直观 。例如,打工者工资的增加幅度就超出了很多雇主和企业的预期 。“人口红利”消失的另一面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按照全球通行的标准计算,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13.26%,已属于“轻度老龄化” 。对此,社会的养老问题也开始逐渐变成大事,从退休年龄到养老金等等问题,都被放开开来 。
此外,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习俗,以及政策本身对这一习俗的倾斜,中国社会的男女性别比例已经从1980年以前的105-106比100,转变为了2010年的118比100 。男女比例的失调所带来最直观的社会问题就是数千万“光棍”的出现 。这些宏观层面的数据,都最终指向人口政策的改变这一方向 。
在微观生活中,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群体也被冠以自私不自立,依赖感强又缺乏分享精神等等负面的品性 。抛开标签化的因素,从一些个人的经验切入,事实上也不难发现三口之家规模带给孩子的孤独感,以及亲密关系中的种种伤害 。
放开“单独夫妻”的二胎,看起来有那么多的好处,那么坏处又是什么呢?有人担心人口会因此发生井喷,但上世纪80年代计生委在甘肃等地做的放开二胎试点已经否定了这样的担忧 。在可想到的范围,也许还有人口略增带给人均G D P增长速度的抑制,以及对相关执行部门利益的侵蚀 。但具体到分阶段、分地区放开“单独夫妻”的二胎——— 放开二胎之前有多个定语缩小了范围,无论对人均G D P还是对现有部门利益的冲击似乎都并不大 。在民族与国家的未来面前,放开“单独二胎”还有什么障碍,也许只有等政策松动前的那一刻才能全部显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