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为何“沟”而不“通”

“农民工子女的家长给予孩子的多是物质支持,却忽略了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 。”周小西说,由于大多数外来务工者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回到家里已是疲惫不堪,很少能够顾及到孩子,更不用说与孩子沟通了,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不良情绪 。
“如果你能够获得一个帮助,你希望是什么?”周小西走到学生中间,提出这个问题 。
“妈妈的一个拥抱!”一个脸蛋憋得红扑扑的女孩说 。

亲子为何“沟”而不“通”

文章插图
“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再吵架了,希望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瘦高女孩小颖说完这话后,眼泪溢了出来 。
5月中旬,“红云图书室·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走进新疆,在农民工子女占70%以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奎屯河流域管理处中学和乌鲁木齐市第79中学,新疆团校副教授、新疆儿童保护专家周小西分别与400多名农民工子女开展了“欢畅说说心里话”的对话活动 。
忙于生计的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往往“沟”而不“通”
13岁的孔磊转入奎管处中学就读小学5年级,在学校,他是个“阳光男孩”,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偶尔会向老师打开心扉 。可回到家,他却变成了另外一幅模样:不断地向父母要钱,不给就大发脾气,最后因抢劫被送上了少年法庭 。
“孔磊从小在老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来城市和父母团聚是他最渴望的事,但不知从何时起,一道冰冷的墙横亘在他与父母之间 。”班主任老师徐蕾蕾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不对等,是目前流动儿童群体的最大问题 。许多父母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情,也不会对孩子说‘我爱你’,让许多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情 。”
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了周小西与孩子们对话活动中以及孩子们即兴表演的场景里 。
这是一场“考试没考好回到家中”的场景 。
“怎么又没考好?”“爸爸”暴躁地冲上去,大吼道:“你知不知道我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辛苦打工赚钱为了谁?”
“妈妈”在一旁阻拦,说:“别老打孩子 。”
“爸爸妈妈”开始为了孩子的成绩争吵起来 。
“孩子”怯懦又反感地叫着:“你们别吵了 。”
在孩子们神态逼真的表演中,暴露出许多的家庭,常常是在争吵和不愉快中度过的 。
“外来务工者普遍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尽一切所能让子女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周小西说,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为的就是能给孩子更好地创造学习条件,但往往疏于和孩子沟通交流,导致家长不能很好地理解和信赖孩子 。遇到什么问题,家长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另外,农民工子女在不同城市间频繁转换,不断地流动、迁移,在成长中缺乏安全感、归属感,难以建立自信、不愿被约束,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很叛逆,使父母与孩子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
在活动现场,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都认为有些话总是没办法跟父母说,父母总是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不理解、不相信自己 。
乌鲁木齐市第79中学校长王盛林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他说:“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忙于生计,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关心孩子,或是采用的方式、方法不恰当,孩子和父母之间往往‘沟’而不‘通’ 。”
孩子也要学会夸父母
在对话活动现场,男孩小虎被要求当众唱一首歌 。
没有忸怩,许巍《蓝莲花》的曲调小虎脱口而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渴望……” 。
“这首歌表达出了我的心声!”小虎说,只要晚回家就会挨父母批评,很多时候没有玩的时间,内心渴望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