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怀孕莫贸然停药

今年29岁的周铃(化名)怀孕了 , 然而拿着医院化验单本该高兴的她却陷入了恐慌 。“我半年前患了抑郁症 , 一直在吃抗抑郁药 , 听说这些药物会对胎儿构成不良影响 , 我这宝宝到底还能不能要啊?”
确实 ,  随着抑郁症的日益高发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 服用抗抑郁药物的育龄女性也越来越多 。很多医院精神科的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就经常碰到像周铃一样怀孕后不知所措的病人 。“我现在服用抗抑郁药可以要小孩吗?”“如果我要小孩可以停用抗抑郁药吗?”“我现在已怀孕两个月了 , 我这个小孩是要好 , 还是不要好?”
怀孕后抑郁复发风险高

抑郁症患者怀孕莫贸然停药

文章插图
据广医一院精神医学科的余金龙副主任医师介绍 , 最新研究资料显示 , 25~44岁育龄女性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0%~20% , 而且怀孕与不怀孕的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是均等的;另一方面 , 既往有抑郁症病史的妇女在怀孕后产生抑郁的风险增加 , 尤其是在孕期的头三个月 。
针对很多妇女都担心的“抗抑郁药物是否会对胎儿构成影响”的问题 , 余主任指出 , 任何一种抗抑郁药都会很快通过胎盘 , 并对胎儿产生影响 , 因此在美国没有一种抗抑郁药物通过了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可用于孕妇 。
余主任认为 , 抗抑郁药对胎儿的影响首先是这些药物所可能导致的胎儿器官畸形和发育畸形 。
“美国FDA根据临床及动物实验资料把药物分为A、B、C、D、X五类 , A类在孕妇中使用是最安全的 , X类禁用于孕妇 , 因为肯定有害于胎儿 。”余主任说 , 而目前我国在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 , 绝大多数是C类 , 也就是说目前尚未发现抗抑郁药物与胎儿畸形有明确相关的证据 , 但有几个用于双相抑郁障碍和难治性抑郁症辅助治疗的药物是与胎儿畸形有关的 , 包括碳酸锂、卡马西平等 。
用安定类药替代抗抑郁药更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 , 有些医生、病人和家属担心抗抑郁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 在孕期停用抗抑郁药物 , 仅用安定类药物替代治疗 , 他们认为安定类药物副作用小 , 对胎儿更安全些 。其实这种替代治疗方案更不可取 , 不仅因为安定类药物没有抗抑郁作用 , 更因为大多数安定类药物是D类或X类 , 对胎儿的影响比抗抑郁药物更严重 。
另外 , 抗抑郁药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还包括了产后出现毒性反应或撤药综合征 , 这类副作用较常见 , 母亲如果曾在孕期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 新生儿可出现肠梗阻、敏感、易激惹和癫痫发作;母亲孕期服用新型抗抑郁药者 , 新生儿可出现适应困难、呼吸困难、喂养困难、易激惹等 , 但大多不严重 , 通常短期内会消失 。
余主任还强调 , 抗抑郁药还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出现神经行为异常 , 动物实验已发现产前服用精神活性药物的动物 , 在产后表现出行为异常 。不过 , 这种结果在人类能否出现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长期的跟踪观察 , 迄今的研究尚未发现有这类不良反应 。
因此余金龙指出 , 凡是考虑在孕期停用或维持使用抗抑郁药物者 , 在作出决定之前都需要对下列风险进行评估:1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2 。孕妇的抑郁症若不治疗所带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