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初冬 宝宝如何保暖


秋末初冬 宝宝如何保暖

文章插图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马上就要迎来冬天了 。在这个秋末冬初的季节,是学龄前儿童最容易得病的时候,所以,家长要恰当的为孩子保暖哦 。下面就来看看小编的建议有哪些吧 。
初冬宝宝保暖原则
加衣前先摸手脚
【秋末初冬 宝宝如何保暖】气温变化非常大,对于自身调节能力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宝宝来说,合适的衣服才能有利于他们的健康,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气温稍有改变而添衣保暖,只能使人的热适应能力下降 。家长在决定给孩子增减衣服前,应先摸摸孩子的手脚、后颈以及脊背 。如果摸起来感觉暖和而不出汗,则表示宝宝对现在的温度是感觉舒服的 。如果宝宝的小脸红红的,脊背出汗了,那表示宝宝的衣服已经穿多了,可适当减一些 。
而若宝宝的四肢摸起来凉凉的,那就是宝宝在对家长发出加衣信号:“我冷了,该给我加衣服啦 。
户外活动不可少
宝宝在室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加速新陈代谢,而且是预防感冒、冻伤等疾病的积极手段 。尤其在冬天,幼儿室外活动既能增加体温的调节能力,又能有效地获得御寒免疫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室外活动还可使幼儿更多地接受日光照射 。冬天昼短夜长,晒太阳的机会减少,致使体内血液循环减慢,氧气供应不足,容易引起各种疾患 。
日光浴不仅能使神经系统活动加强,新陈代谢旺盛,而且能增强血管弹性,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晒太阳少 。而维生素D不足影响人体对钙、磷的吸收,降低皮肤的抗病能力 。所以,冬天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晒晒太阳,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大有好处 。
饮食补充维生素
宝宝冬天的户外活动相对较少,接受阳光照射时间也短,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这就需要妈妈定期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 。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快了,维生素B1、B2代谢也明显加快,饮食中要注意及时补充 。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且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因此,在冬天宝宝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研究表明,如果体内缺少无机盐就容易产生怕冷的感觉,要帮助宝宝抵御寒冷,建议妈妈多让宝宝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及大白菜等 。
那么,在秋末初冬,宝宝身体各部位要如何保暖呢?
初冬宝宝身体部位保暖方法
头颈部:保护头部,需要为宝宝选择一顶温暖舒适的帽子,但帽子不宜太厚 。太厚的帽子容易使宝宝头热,会导致心烦头晕等症状 。帽子应该柔软舒适,薄厚适宜,通风透气 。
保护颈部需要一条毛线质量好的围巾 。围巾紧贴宝宝皮肤,质量差的围巾容易刺激皮肤过敏 。
腹部:腹部受寒易损伤宝宝脾胃功能,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 。保护腹部,父母需要为宝宝添置棉质内衣 。内衣能起到最基础的保暖作用 。
柔软的棉质内衣不仅具有较好的吸汗性和透气性,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热流失,使宝宝不易受凉生病 。
足部: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 。
宝宝一旦脚冷,身体也很容易发冷 。父母要为宝宝选择一双舒适的袜子,袜子不要太紧,必须足够宽大,能够让宝宝的小脚丫自由活动 。
鞋子要选合脚的,过大,则不跟脚,不利于保温;过小,则挤脚,容易使袜子和鞋粘在一起,不利于潮气的散失 。最好是选择全棉质地的,鞋子要宽松,鞋帮要柔软,鞋底要防潮、防滑和耐磨,鞋里衬应是舒适、柔软的棉织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