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上火宝宝别犯8个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0-6岁的儿童特别容易变得烦躁、嘴唇干裂、嗓子干涩、便秘、体热,没有经验的年轻妈妈通常不会对这些由于“上火”而引发的症状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根本原因在于她们对“上火”现象尚缺乏正确认识,对“上火是一种炎症疾病”的观点不以为然,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也导致在儿童“上火”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疏漏 。
误区1:只有夏秋两季的气候才易上火

照顾上火宝宝别犯8个误区

文章插图
大多数成年人容易在夏秋两季“火气冲天”,因此年轻妈妈会认为只在容易“上火”的季节才要为宝宝实施“灭火” 。事实上,宝宝的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温差变化较显着的时候都有可能“上火” 。
春天,容易因为细菌入侵和温差变化而“上火”;夏季水分大量流失;秋季昼夜温差尤其明显,空气干燥;冬季宝宝抵抗力降到最低,“上火”更是防不胜防 。
误区2:随意用药
【照顾上火宝宝别犯8个误区】 有的妈妈会沿用老一辈的方法,自己抓些药煲给宝宝喝,或者根据经验去药房抓药煎,专家指出不准确定量给宝宝煲凉茶喝是很不科学很危险的 。
如果药量没有控制好可能会引起拉肚子长时间喝还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发育,而且凉茶味道苦浓,宝宝很难接受,强行喂灌容易使宝宝挣扎,可能会使药呛进气管从而引起咳嗽,严重会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 。
误区3:用成人下火药,只要分量减少一些
宝宝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直接用成人药会严重伤害肠胃功能,而且成人用药减少的分量难以科学掌握、科学定量 。成人药品中的部分成分不适合宝宝,必须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