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怎么变成了“母老虎”

妈妈变成“母老虎”?恐怕很多母亲都不能接受这样一种说法,反而觉得孩子太不理解父母的心意:“我如此严格地要求他,都是为了他好啊!要知道‘爱之深,责之切’,我要是不为了他好,我何必要如此辛苦照顾他呢?”吃亏不讨好,估计很多妈妈都不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

妈妈怎么变成了“母老虎”

文章插图
俗话说“严父慈母”,但现在不少母亲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却大打折扣 。有一个学校命题作文,名字叫《妈妈,你是……》,全班竟然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写的是——《妈妈,你是母老虎》 。仁慈的母亲从什么时候起在孩子面前变成凶 狠的“母老虎”呢?这个问题值得家长们深思 。
教育学专家认为,母亲对子女要求过高、以急功近利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能容忍孩子所犯下的错误等等,都是“颠覆”母亲形象的主要原因 。
一位中学生在日记里道出心声:我妈妈是爱我的,可你爱人的方式我真的承受不了!难道就一定要发脾气?……你给我的是精神上的暴力!虽然你从未虐待我的衣食住行,但是你从未夸奖过我,我的自尊、自信全被你摧毁了!
某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冯夏婷说,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许多家庭中,最重视孩子教育的往往是母亲,对儿女在教育方面最具体实施的也是母亲 。如果在家庭教育方面母亲的处理方法不妥,就容易与孩子发生冲突,再加上情绪控制不好,也就造成了妈妈变成“母老虎”的局面 。
误区1:对孩子要求过高
“我考试得了第10名,显然这不是你要的名次,可是我已经很努力了!”面对生气的妈妈 。小雨既无奈地说:“妈妈总是拿别人跟我相比!”
专家建议:
在学习上,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应该更加注意让孩子养成努力做到最好的习惯,这样他就不会因为压力而不得不努力 。再说,人与人怎么可能一样呢,班上只有一个第一名,大家都拿最高标准去要求孩子的话,那只能让孩子感到压力和无助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谁差劲谁更厉害,而是让孩子喜欢自己,得到尊重并学会快乐地生活 。
误区2:对孩子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
现在,学习成绩成了孩子是否能令父母满意的唯一标准 。“成绩好,一切都好 。”父母多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成长过程 。
除了学校的学习好之外,家长也会增加许多孩子根本不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学书法、练舞蹈、做奥数 。
“昨天晚上,妈妈让我拉琴,我对练琴一点都不敢兴趣,于是磨磨蹭蹭,终于激怒了妈妈 。她朝我大声吼叫:‘我老虎不发威,你当我病猫 。’自从妈妈逼我练琴之后,我觉得很烦,妈妈越来越像母老虎了 。”
专家建议:
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家长的理由都非常充足,比如有了特长,以后入学考试有加分……但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却没有理会孩子自己的意愿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母亲应多鼓励,提供机会让他作各种尝试 。
误区3:不能容忍孩子犯下的错
现在,不少母亲好像都明白了“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的道理 。所以,不少妈妈对孩子在家、在学校的表现十分关注 。而这种关注往往就是时刻要抓他的“小辫子”,只接受孩子的优点,不接受孩子的缺点,不能容忍孩子犯下错误 。
专家建议:
对待孩子的错误不必太紧张,试问谁没有犯过错误呢?所以,家长不能抱着恨孩子犯错的态度,而要怀着平常心接受孩子犯错的事实,因为孩子在犯错过程中学到会更多 。当然,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也不能视而不见,关键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