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玉元,补充脱水宝宝的元气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 。特别是现代城市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只要有一点小病小痛,做家长的就紧张得坐立不安,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生病 。医生提醒,现在的家长总希望孩子发热、腹泻时一用药就立竿见影退烧,或动不动就打点滴,另外,误认为生病就要大补,这些都是很大的误区 。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些病情其实都是“正邪”相争的结果,孩子在发烧、腹泻等疾病时,消耗大量的水分、电解质和葡萄糖,元气受损 。所以,在为孩子调理身体同时要及时补充已消耗的水分、电解质和葡萄糖 。中药角度下的小儿发烧与腹泻

善玉元,补充脱水宝宝的元气

文章插图
今日大众的观念,发烧是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失控,或是外来的细菌、病毒侵入体内所引起而造成发烧 。以中医的医学而论,小儿为纯阳之体,这个阶断体内阳气正盛,一旦“受风寒”就很容易发烧 。
南宁市青秀区东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师胡善乐解释说,“中医所说的发烧,大多数是因为受风寒引起的 。当寒气入侵人体时,‘寒主收引’,毛孔紧闭,热量在体内积蓄无法发散,所以人体的温度会升高 。当体内阳气的规模变大,可以压倒寒气时,毛孔就会张开,通过流汗把寒气排出去 。‘敌人’(寒气)被赶跑后,人体的温度就会降下来,病就好了 。”
而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因饮食不当和肠道内、外感染引起,气候改变易诱发本病 。好发于夏秋季节,临床除腹泻和呕吐外,常可伴发热、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 。
相对于现代医学的婴幼儿消化不良、脂肪泻、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病毒性肠炎等病症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薄弱,凡喂养不当,饥饱无度,饮食生冷或不洁,或外感风寒,过热或受凉,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而引起腹泻 。
小儿腹泻、发烧中医能治本
西医最常使用的输液、抗生素等手段能迅速压制宝宝在发烧、腹泻时出现的症状,虽然见效快,但副作用比较大,而且治标不治本 。
“西医的输液,我个人不赞成 。”胡善乐说,“输液是把凉的液体注入体内,以达到降温的作用 。这是一种与身体对着干的行为,身体要发热,以阻止‘敌人’(寒气)入侵,这时采用注入冰冷的液体来降温,反而大大加强了‘敌人’的势力 。”
与西医相比,中医的手段则温和很多而且能治本 。“捂汗”都是中医治疗小儿发烧时的方法,名为“汗法” 。这种方法在民间也被广为运用 。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孩子感染了风寒、发烧,只要盖上厚被子捂出一身汗,就会慢慢退烧 。同时还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让小儿吃一定量的中药,亦可采用推拿等中医治疗手法 。
而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伤食泄、风寒泄、湿热泄、脾虚泻等症型并对症下药,一般可采用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温肾等功效的药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吴茱萸、白术、淮山药、茯苓等药物 。也可口服中成药,对那些久泻不愈,或伴有呕吐、吃药困难的患儿,可采用中药敷脐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
【善玉元,补充脱水宝宝的元气】 宝宝生病切忌乱进补
说到中医的调理,就不得不提中药的食疗,宝宝在发烧、腹泻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喝些诸如大米胡萝卜粥、葱白粥、砂仁肚条粥等比较温和的流体食物,切忌宝宝一生病就进补 。
许多家长急于给孩子补充各种各样的滋补品,或高浓度的炖汤,但孩子在发烧、腹泻等疾病时,胃肠道非常虚弱,难以吸收各种滋补品,尤其是高浓度的炖品,不适当的进补不但不能增强宝宝的体质,反而会加重宝宝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