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寒冷来袭,集中供暖已经开始 。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走进暖意融融的屋内,暖气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惬意 。但是,暖气既是“朋友”又是“敌人”,冬季人们往往把门窗长期紧闭,再加上暖气供暖会造成室内温度升高,空气流通不畅,十分干燥,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导致人们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这些症状医学上称为“暖气病” 。
文章插图
“暖气病”伤害人体五大系统
造成“暖气病”的最大原因在于空气干燥,人体水分丢失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1000毫升水分,其中经皮肤600—700毫升,经呼吸道300—400毫升 。来暖气后,室内干燥,丢失的水分就更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心血管、泌尿系统等身体五大部位都会跟着“遭殃” 。
呼吸系统 。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 。通常,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有了暖气后,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 。研究表明,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 。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抢走”人体的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专家介绍,屋里暖气过热,和室外温差太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 。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
泌尿系统 。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要小心,尿量会越来越少 。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
皮肤 。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来了暖气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 。老年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还会造成湿疹 。
眼睛 。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 。另外,眼结膜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
科学抗击“来暖气后,室内干燥,丢失的水分就更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心血管、泌尿系统等身体五大部位都会跟着“遭殃” 。”
◆控制好室内温度和湿度
要想预防“暖气病”,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最关键 。通常,室温18℃至24℃之间最适宜,湿度50%至60%为宜 。多开窗通风,最好早晚各开一次窗,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空气相对干燥,各种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 。
除了用加湿器、在床前摆盆水来加湿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在室内摆放植物时,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当中有害气体的作用 。
◆以动治“冻”
【“暖气病”伤害人体五大系统】 所谓以动治“冻”,就是要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减少“暖气病”的发生 。冬季体育锻炼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专家认为,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气病”,这部分人更不能“猫冬” 。
- 孩子冬季锻炼易“病从口入”
- 父母要学会看宝宝的“脸色”
- 小儿消化不好“捏脊”治
- 小心七种妈妈的吻有“毒”
- 儿童看电视比用电脑更伤“心”
- 宝宝“便事”为何多烦恼
- 大冬天家有“鼻涕虫”要重视
- 怀孕不是“邋遢”的借口
- 让宝宝睡出“明星脸”的秘诀
- 如何去除宝宝手上的“倒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