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有哪些辅助诊断方法


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小儿哮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有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因此,当孩子出现一些哮喘的症状时,家长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了 。那么,儿童哮喘要做哪些检查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
小儿哮喘的诊断一般不需特殊实验室检查,但需进一步判别属于外源性,内源性或混合性哮喘以及进一步了解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并考核疗效,评估预后,因此针对性地作一些实验室检查是必要的 。
1、嗜酸细胞计灵敏
大多数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儿血中嗜酸细胞计数超过300×106L(300/mm3),痰液中也可发现有嗜酸细胞增多和库斯曼氏螺旋体和夏科氏结晶 。
2、血常规
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均正常,但应用β受体兴奋剂后白细胞总数可以增加,若合并细菌感染,两者均增加 。
3、胸部X线检查
缓解期大多正常,在发作期多数病儿可呈单纯过度充气或伴有肺门血管阴影增加;有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肺部浸润,以及发生其它并发症时可有不同象,但胸部X线有助于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哮喘 。
4、皮肤变应原检查
检查变应原目的是了解哮喘病儿发病因素和选择特异性脱敏疗法,皮肤试验是用致敏原在皮肤上所作的诱发试验,一般在上臂伸侧进行,主要有三种方法:①斑贴试验:用于确定外源性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②划痕试验:主要用于检测速发反应的致敏物,于试验部位滴一滴测试剂,然后进行划痕,划痕深度以不出血为度,20分钟后观察反应,阳性反应表现为红晕及风团,此法优点是安全,不引起剧烈反应,但缺点是不如皮内试验灵敏;③皮内试验:敏感性较高,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是目前特异性试验最常用方法,一般用以观察速发反应,也可观察延迟反应,皮内试验注射变应原浸液的量为0.01~0.02ml,一般浸液浓度用1∶100(W/V),但花粉类多用1∶1000~1∶10000浓度 。
皮试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引起哮喘的致敏原,故皮试前24~48小时应停用拟交感神经类,抗组织胺类,茶碱类,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以免干扰结果 。
5、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对估计哮喘严重程度及判断疗效有重要意义,一般包括肺容量,肺通气量,弥散功能,流速-容量图和呼吸力学测验,但均需较精密的仪器,也不能随时监测,哮喘患儿常表现为肺总量(TLC)和功能残气量(FRC)增加,而残气量(RV),肺活量(VC)可正常或降低;更重要的改变为呼吸流速方面的变化,表现为用力肺活量(FVC),一少用力呼气流速(FEF25-75%)和最大呼气流速率(PF)变化 。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推荐用微型型流速仅来测量最大呼气流速(PEFR),以随时监测哮喘患儿病情变化,其方法是被检者取立位,右手持峰流速仪,深吸一口气立即将仪器咬口喘塞进口腔内,口唇要含紧口器,不在漏气,用最大力量及最快速度将气呼出,重复3~4次,选其最高值记录评价,检查时,患儿在吸气和呼气间不能屏气,检查前应反复向患儿演示,同时要测量身高,然后与本地区正常儿童标准值比较,如低于正常,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舒喘灵气雾剂2揿,其值能提高15%,则有诊断意义,用峰流速仪试验不但可诊断哮喘,还可监测哮喘患儿病情,测定气道高反应性,其最大特点是可随身携带,便于家长和患儿自我监测病情,记录于哮喘日记,调正治疗方案,达到较长时间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但在危重型患儿,因全身情况衰竭,或气道通气量急骤减少,常不宜反复进行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