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培养孩子的社会竞争力

1. 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了解到困难和竞争的存在,也是塑造他们坚强性格的一部分 。
2. 被家长过度保护的宝宝,动脑,动手能力都会比同龄的宝宝差,日后上学的表现不佳 。
3. 人际交往简单的环境,宝宝不能从广泛的交往中体验他人的情感,不知道与人交往的方法 。
4. 孩子的活动内驱力受到抑制,大大降低了宝宝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做事不积极 。
5. 宝宝自我意识发展,控制力发展,并具有独立性的过程,就是他自己必须解决问题的过程 。
6. 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耐力较同龄人差,不仅获得成功几率小,也没有对于成功的兴趣 。
“宝贝,不许动,那样会烫到你!”
“宝贝,来妈妈这里,这样小朋友才不敢欺负你!”
“宝贝不要着急,做不了就别做了!”
“宝贝,没必要和他们抢,爸爸会给你买最好的!”??
在小宝贝的世界里,因为有了对他们宠爱有加的父母,他们幸福而甜蜜地成长着,随时呵护,随程保护,让孩子不知道困难和竞争为何物?
直到有一天,他们独自面对这个充满竞争和困苦的世界,眼神里满是惶恐、惊讶和畏惧?
有人欺负咱孩子! 父母这样做:
作为家长,首先应当制止对方的行为,避免宝宝受到进一步伤害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不要很深地介入到宝宝之间的纠纷中 。家长应该多鼓励宝宝自己解决并处理类似情况,同时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 。然后家长应该安抚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要跟打人的小朋友讲道理,要原谅已经道歉的小朋友,并鼓励宝宝们握手言和 。
小朋友在一起玩,难免磕磕碰碰 。宝宝受到欺负是宝宝上的生动的第一课 。发生冲突是现实世界中不可避免的,而这也正是培养宝宝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宽容的绝好时机 。宝宝在自己尝试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些特别的心理体验,并尝试摸索最佳的处理问题方式 。同时宝宝也学会了宽容和谅解,将来才能勇敢地面对真实世界中的一切 。
有人抢夺他手里的东西!父母这样做:
首先父母不能在这种情形下“扮大方”,万万不可将宝宝手中的玩具硬生生拿走来满足别的小朋友 。如果是这样,久而久之,宝宝的性格会变得懦弱,不敢向其他人说不 。父母不要鼓励宝宝以“打人”的方式来要回玩具,而是在平时多给宝宝讲分享的道理,但是也要强调宝宝自己的东西要自己做主 。父母可以帮助宝宝把被抢走的玩具要回来,并且一视同仁地告诉对方宝宝,想玩玩具要礼貌的要求,不能抢 。
两岁左右的宝宝出现了拥有、占有的意识,这是一个发展的阶段过程 。这个时候,宝宝对于身边的所有事物都表现出明显的占有欲 。这个阶段父母引导的关键是让宝宝懂得:自己的东西自己要做主,别人的东西应该由别人来做主 。宝宝被抢了玩具,要正向引导他懂得与别的小朋友分享,但不是要宝宝一味地忍让 。孩子间的纠纷,最好由孩子自己来解决,这是培养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
在竞争中,他表现弱小!父母这样做:
宝宝进入了真实的世界,难免面临与其他小朋友的比较与竞争 。而在竞争中表现弱小的宝宝,难免会让父母心急 。其实,这大可不必 。父母要做的是无论宝宝在竞争中的表现如何,都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引导孩子,并给予无穷的鼓励,让宝宝从小面对竞争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
从3岁左右开始,孩子进入同龄孩子之间竞争的非常敏感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建立孩子自尊,自信的非常关键时期 。过分强调竞争的结果,比如争夺第一名,会让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宝宝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对宝宝今后的人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因此,当前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给宝宝一个“非竞争性” 环境,让宝宝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各方面的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