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相互保险呢 相互保险到底是个啥

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组建统一保险机构、1959年开始长达20年的保险业务停办状态、1979年恢复保险业务、1993年国内保险经纪业务启动、1996年引入代理人制度、2007年保险行业首支A股登陆市场,再到如今全面放开外资,中国保险业也算是断断续续经历了70年的发展路程 。
但是,纵观国内保险业发展史,我们很难说是非常成功的 。一是因为国内老百姓的保险意识还处在唤醒状态,很多家庭并没有将保险规划纳入刚需;二是1996年引入代理制之后,保险代理人发展速度惊人,而头几批代理人多以下岗工人为主,金融素质不高,保险产品销售方向存在一定问题;三是理赔纠纷较多,尤其是在2009年不可抗辩条款出来之前,保险投诉居高不下,也直接影响到民众对保险的信任度 。
此外,国内保险公司(包括国内的外资保险公司)以股份制为主,股东投资一定是为了赚钱的,仅管保险行业负债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业的投资回报时间较长,但股东最终的目的一定是要盈利!

究竟什么是相互保险呢 相互保险到底是个啥

文章插图
盈利是股份制保险公司必须实现的目标
种种因素之下,导致现阶段国内保险发展面临三大困局:
  1. 投保人缺乏话语权 。由于传统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话事人是股东,保险公司的各项重要决策是在股东大会上决定的,投保人只是签订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无法决定保险公司的发展方向、盈利分配,话语权是最弱的 。
  2. 特殊行业无法低费率承保 。针对某些特殊职业、特殊行业和地区,如警察和军人,渔业主、农业等,当股份制保险公司感觉承保风险太大时,可能会拒保或者提高费率承保,令投保人无法接受而失去获得保障的机会 。
  3. 股东期望盈利与保障成本的矛盾 。股份制保险公司盈利的基础是“三差”,即死差、费差、利差,为了满足股东利润最大化的需求,死差、费差、利差一定是越大越好,因此对股份制保险公司来说,更高的预定死亡率、更高的预定费用以及更低的预定利率,能让保险公司有更大的盈利空间,但对投保人来说,意味着要花更多的保费来购买一样的保障,这是一对矛盾体 。
现在,国内有种新形态的保险公司已获批筹建面市,或许能破除这三大困局!
这种新形态的名称叫做相互保险 。
这个名称在国内你可能很少听到,或者根本就没听到过,但在国际上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在财产险领域,美国1735年开始就已经出现了保险相互组织,1843年开始出现了人寿相互组织 。英国第一家相互保险公司也早在1756年就成立了 。
再看我们近邻日本,虽然相互保险的发展要晚于欧美,但是也远远超过我国的发展进程,在1902年就成立了日本第一家相互保险公司 。
2016年,全球相互保险保费收入1.3万亿美元,占全球保险市场份额的26.8%,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公司结构 。
那究竟什么是相互保险呢?
在2015年《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的通知》中,对相互保险有一段定义描述:相互保险是指,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并缴纳保费形成互助基金,由该基金对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
从相互保险的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和传统股份制保险公司有着巨大的不同:相互保险公司是没有股东的!它是由公司的出资发起人和全体投保人组成 。也就是说,投保人有着高度的话语权 。比如日本的相互保险公司就有投保人恳谈会,每2-3年在每家分公司召开,向投保人汇报经营情况、听取投保人的意见和要求,让投保人有家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