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儿童教育中7条基本原则

4、把持底线 。
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心,不喜欢听到当你阻拦他的计划进行时他所发出的尖叫 。
父母教育中心的研究表明,教育在孩子六个月大时开始己初见成效 。所以,你越早开始把持和孩子打交道的底线,效果越好 。《抚养一个没被宠坏的快乐孩子》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波顿·L·怀特说:“就算一个婴儿在哺乳过程中咬疼母亲,也应该把他拉开 。如果用一种简单的、适合他们年龄的办法向学龄前孩子阐述道理,他们最终能做到遵守规则 。
一个孩子要逐渐融入社会,他需要知道怎样区分自己和别人的合理权力 。怀特说:“要想有效把持给孩子设定的底线,你必须学会面对孩子在某些情况下不快的哭泣 。”
明确可接受行为和不可接受行为的分界线,让你的孩子明白界线是什么,以及孩子跨过界线后会发生的后果 。从今天做起,每天都做到,保持一致 。
父母常犯的错误:对孩子过分严厉 。
孩子们需要机会在经历中发现并学习经验,所以不要设置不必要的底线 。比如你不该把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放在原地,而应该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 。
5、别打击你的孩子 。
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了问题,很容易引起了父母的反应,如命令式的:“立刻把你弄脏的地方打扫干净”、威胁式的:“如果下次再迟到,就惩罚你”,或者在冲动之下,带点讽刺味道:“如果你不能把头贴到肩膀上,那么也就忘了那事吧 。”心理学家托马斯·哥顿父母教育效力训练项目的创始人,他认为:“这样的语言向孩子表达了一种责备的情绪,会使他们感觉不被父母爱护着,或者遭到了不公平的指责 。
如果你这样说:“亲爱的,电视声音这么大让我难受 。我和你爸爸都听不到对方说话了 。”这样简单的语言,也比唠叨叨叨的埋怨好 。孩子心里会想“妈妈在向我唠叨了,其实我并不想打扰他们谈话的 。”
父母常犯的错误:将“从我出发”的信息表达成了“从你出发” 。很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语言以“我觉得……”开头,而后面跟随着某种污辱性的语言,而当时你自我感觉正在进行有效的沟通 。比如说“我觉得你很自私”与“你很自私”有一样的效果 。试着向孩子表达具体的感情和具体的事情:“那些家务事本来你答应了要做的,现在让我做了,我感到精疲力竭 。
6、让孩子按自己的步伐成长 。
《孩子第一》一书的作者、闻名世界的英国心理学家珀涅罗珀·里奇提到:
“一些父母急不可待的要脱掉孩子的尿布,送他们去读这个班、那个班 。那种认为走得最快的孩子走得最远的想法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 。”
里奇观察发现,急于求成反而把孩子推向失败 。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硬把孩子送进儿童钢琴班,而周围的学员都比她大一岁,她是班里最差的学员,那么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父母常犯的错误:因为你的急于求成,反而没能为你的孩子打开那扇通向成功的门 。
里奇还提到:“父母扮演的角色就如同登山指导员,不要靠脚踢、吼叫把你的小登山运动员逼上山顶,而是给他们指出通向顶峰的道路 。”
7、承认孩子的感觉 。
“你怎么能说自己画得难看呢?画得很好啊 。”父母往往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缓和孩子的情绪 。《与孩子交谈、倾听》一书的作者、教育学家阿德乐·法贝却提出,这些语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痛苦,并且教他否定自己的感觉,或者为自己的感觉感到羞愧 。他们同样也会从此断绝与父母的沟通 。沟通在父母、孩子的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