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幼儿饮食的注意事项( 二 )


积食应以预防为主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好饮食结构 。同时可以给孩子多吃些易消化和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 。而且不要过于担心孩子会饿着,影响孩子的成长 。其实孩子七分饱,更有益于健康 。
孩子拉肚子,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腹泻,怎么办?
我们的建议的是:
合理的调整饮食,可以很好地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腹泻期间宜给孩子吃些就会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和糖盐开水,甚至暂禁进食,使胃肠功能得以快速的恢复,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
注意腹部的日常保暖 。孩子腹部是比较容易受寒的,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也是比较快的,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就会加重病情 。
保护好病孩的臀部 。由于排便次数增多的话,周围的皮肤和粘膜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一定就要部位 。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并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 。
中重度腹泻需就医 。如果腹泻次频繁的话,伴食欲低下和呕吐,并多有不规则低热,重者高热,精神差和脱水征等,应速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但是不可以自行用药 。
孩子吃得不当,开始呕吐,家长如何处理?
孩子患病时候呕吐也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样就会造成呕吐原因很多,家长首先要弄清楚引起呕吐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处理,最主要的有:
● 喂养或进食不当:新生儿期喂奶过多,奶的配方不当,吃奶时吞入大量空气;婴儿及幼儿一次进食量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 。
● 消化功能异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及败血症等疾病时,在高烧、恶心、食欲减退的同时,常伴有呕吐 。
●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胃炎、肠炎、痢疾、阑尾炎等疾病,由于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此时多会伴有恶心、腹痛及腹泻等其它消化系统症状 。
● 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头颅内的出血或肿瘤以及颅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能引起呕吐,以呕吐前无恶心并呈喷射性为特点,但往往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的其它症状,如头痛、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风、昏迷等 。
● 精神因素: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或焦虑引发呕吐,再发性呕吐这种病有时也与精神因素有关 。
● 中毒:包括各种中毒,如食物中毒、有毒动物、植物中毒及药物、农药中毒等,几乎都有呕吐症状,但不同的毒物中毒又有其各自的临床特点,可供鉴别 。
呕吐处理:
1. 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 。
2. 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去除臭味 。婴儿可通过勤喂水,清洁口腔 。
3. 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 。水温应冬季偏热,夏季偏凉,温水易引起吐 。
4. 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多,尽量少食多餐 。不要吃油腻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肠 。吐后应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
5. 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与饮食及咳嗽的关系,呕吐次数,吐出的胃内容等 。
6. 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经常变动,否则容易再次引起呕吐 。
q:孩子突然厌食,可能是吃了过多的零食导致胃口不佳了,怎么办?
a:孩子们经常以巧克力、奶油蛋糕、饼干等作为零食,就餐时就没有胃口,不想进食;餐间若饥饿时,又会以点心、糖果充饥,当然会不想吃正餐,形成恶性循环 。妈妈可采用以下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