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冲突背后的冲突》才知道,好的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点

任何一个细微的矛盾 , 它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火药般的冲突 。
读了《冲突背后的冲突》才知道,好的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点】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之中 , 小摩擦是常有的事情 , 但是你仔细思考过吗?摩擦因何而起 , 冲突又因何而展开?
读了《冲突背后的冲突》才知道,好的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点
文章图片
在《冲突背后的冲突》一书中 , 作者张天布深刻地分析了家庭冲突背后的秘密 , 他是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的俄狄浦斯情结而展开的进一步讨论 。
那么你可能会问 , 俄狄浦斯情结是什么?其实这最早来自于一个希腊的神话故事 , 或许你也曾听说过 , 只不过忘记了而已 。
01
故事的经过大概就是俄狄浦斯的父亲受到诅咒 , 他会被自己的孩子杀死 , 而且自己的老婆会被儿子夺去 , 于是在他儿子出生时他害怕诅咒生效就命令仆人处死这个孩子 , 可仆人看孩子可怜就放走了 , 结果孩子后来被另一个国王抚养长大之后 ,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果真灵验了这个诅咒 。
读了《冲突背后的冲突》才知道,好的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点
文章图片
这个故事流传了很多年之后 , 再次被弗洛伊德激活 , 并给了它全新的诠释:俄狄浦斯情结即是在潜意识里情感未能梳理流畅的症结 。 它是受到俄狄浦斯这个故事启发而提出的 , 并不等于《俄狄浦斯王》这个故事 。
那么这又和家庭关系有什么联系呢?其实我们只需要简单的理解下俄狄浦斯情结就能明白 , 它其实就是涵盖在我们内心情感中众多复杂关系的冲突 , 比如爱恨 , 好坏 , 亲密感与分离 。
而将这些冲突配对之后 , 都可以投射到孩子、父亲、母亲这个三角关系之上 , 而这也就是《冲突背后的冲突》书中着重讲的俄狄浦斯情结下的三角关系 , 处理好了这个关系 , 我们就可以拥有好的家庭关系 。
读了《冲突背后的冲突》才知道,好的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点
文章图片
02
那么又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呢?
其实也十分简单 , 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或三角 , 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是具有稳定性的 , 当它的任何一角或一边发生变化都可能让稳定性丧失 ,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持它的平衡性 。
读了《冲突背后的冲突》才知道,好的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点
文章图片
这个平衡性体现在它不会因为任何两方(如父亲 , 母亲)而忽视另一方(孩子) , 如父亲与母亲矛盾过大或过于和谐都会引起孩子不适应的心理变化 , 前者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爱 , 后者会让孩子被爱忽视 , 这对孩子的成长都是致命的 。
正如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 , 其实就是在一系列家庭冲突的背后孩子最后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 当以上这个平衡点被打破之后 , 就可能出现因为内心三角关系冲突外化为与另外两者的矛盾 。
03
当然这只是狭义的俄狄浦斯情结下的三角关系 , 它的广义表现为任何矛盾冲突下的平衡性 , 大多数时候爆发矛盾的时候我们只能看见正面冲突的两者 , 从而忽视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主要矛盾的第三者 。
读了《冲突背后的冲突》才知道,好的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点
文章图片
就比如在家庭之中 , 父亲想让孩子以后当医生 , 母亲却想让孩子当老师 , 看似是两者的冲突 ,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早已经被他们所忽视 , 那就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 在我们已有的家庭矛盾之中 , 它的这种三角冲突可能表现得更为复杂 , 但也始终逃不出这一个定理 。
正如本书引用的爱因斯坦的一句话:
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之处 , 就是它是可以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