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绪 避免挤撞韵是格律诗写作规则吗?( 二 )


诗词产生拗口现象有众多语音因素 , 挤撞韵时可能拗口 , 但并非必然拗口 , 完全符合格律的诗词也会严重拗口 。理论应来自实践 , 从一般意义上讲 , 挤撞韵拗口的说法既不符合实际 , 解释不了实际 , 不具有一般意义 , 更指导不了实践 , 不能成为规则 。
格律诗写作可以不挤撞韵 , 但挤撞韵可以作为灵活生动用韵的一种手段 , 根据诗句内容和感情状态调整韵的节奏 , 使韵味富于变化 。
二、唐诗宋词名家及诗评名家未见挤撞韵之忌
唐朝格律诗名家常有挤撞韵作品 , 用平水韵或现代汉语拼音读这些挤撞韵之作都无拗口之感 。有人为确立挤撞韵拗口之说又提出了名家会救拗之说 , 主要指朗读重音不落在韵脚 。救拗之说解决拗口好像只是重音问题 , 并给人只有名家才能解决好的印象 , 挤撞韵写法也因此变得很“高深” , 这便成为应避免挤撞韵的理由 , 尽量减少“麻烦” 。拗口现象实际上仅靠调整重音来救很牵强 , 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 甚至连首句入韵救不救都解释不了 , 缺乏理论支持 。
宋词中专门有句句押韵和句中用韵的词牌 。
唐宋时期未见格律诗忌挤撞韵之说 。南宋著名诗评家严羽甚至对南朝沈约最初提出的声韵“八病”之说持批评态度 。严羽指出 , “八病”谓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之辨 , 作诗正不必拘此蔽法 , 不足据也 。
三、挤撞韵拗律之说出处不明确 , 缺乏权威性
查阅了很多资料 , 未见格律诗挤撞韵专门论述或详细解释 。东汉后研究声韵的文章增多 , 反切法产生 , 研究古诗声韵较有影响并留传下来的早期资料当属“四声八病”之说 。周颙等人的“四声”开始区辨研究声调 , 推动了在诗歌中有意识节奏性地使用平仄 。沈约的“八病”之说细研究声、韵、调的使用 。这些音韵研究推动了韵书和诗歌声韵的进一步发展 , 相关永明体诗歌的出现促进了格律诗的形成 。但是 , “八病”之说立足非格律的五言诗 。五言诗每句五字 , 音节少 , 韵不宜过密 , 且有关资料主要是结论性说法 , 缺乏详细记载 , 后来的解释也不尽一致 。“八病”之说研究意图主流应肯定 , 但初期的东西缺乏科学合理性 , 而且要求过细过于苛刻并非必要 , 后人也未完全采纳 , 今人不问清红皂白地迷信照搬到律诗评价写作上来 , 是缺乏科学研究精神的表现 。
“八病”中与韵有关的主要有:大韵:指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 。小韵:五言诗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 。旁纽:可能指五言诗中两句各字不能同声母 。正纽:可能指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 。后来的格律诗没有全部采纳“八病”观点 , 但有关说法可能被滥用 , 成为挤撞韵之说的源头 。
挤撞韵概念在晚清民国的词评家论词的文章中可明确见到 , 但当时稍有名气的词评家对挤撞韵是否为病的见解也不一致 , 这在陈匪石的《宋词举》论述中有记录 。我认为 , 晚清民国的词论家权威性差 , 本身写作水平远逊唐宋 , 那时的诗评理论与语音学科远不如当今 , 且主要是论词 , 也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 挤撞韵拗律或挤撞韵即拗口的观点并不能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