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印度情绪骤起,中国手机下一站在哪?( 三 )


下一站在哪?
从金立手机闯入印度到小米多季蝉联销量榜第一,过去十年里,中国手机厂商一直是印度电子通讯市场中最重要的参与主体 。
但随着当局“印度制造”战略的推行以及对外经贸政策的嬗变,政府扶持本土手机厂商的决心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就有了后来的——
2015年、2017年、2018年接连调高进口关税,以及对电路板、摄像头模块等多种电子元件征税;2020年修订FDI(外国直接投资)政策,要求与其接壤的国家在投资印度前,必须经过印度方面审查;2021年,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要求获取中国手机及其组件的有关数据和细节等等......
尽管印度扶持“亲儿子”的心思可以理解,但这种先引入、再不断抬高政策“门槛”的操作却对中国手机厂商并不友好 。毕竟,自2015年起,小米、富士康、OPPO等企业就已在印度本土砸入重金建设工厂,仅小米一家至今在印度就有7座工厂 。
一时间,外界不免产生这样一系列猜测:中国手机厂商会不会出逃印度?下一站会是越南等其他东南亚国家吗?如果第三极国家的红利也出现衰退迹象,那手机厂商未来新的商机又在哪里?
对此,小米方面向《豹变》表示,公司会在遵循各个国家及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不同的民族信仰、人文之上开展业务;其次,相较于追求市占、市场排名等指标,小米更愿意做的,是针对每一个海外市场的独有体验打磨产品,以提高用户体验;最后,不止印度市场,在“出海”战略下,小米会在全球更多市场展开合作,推动本地化生产 。
基于对印度市场的深刻理解与已积累下来的经验,未来,荣耀在印度的经营模式将会适时做出一定的调整 。
赵明表示,“我们会秉承荣耀一贯对商业模式的设计,我们运作模式的落地以及整个风险管理会作出综合的判断,现在还是对于印度市场今年给我们做出了正的贡献利润,未来会采取非常稳妥的方式在印度市场,印度因为毕竟是人口非常大市场也非常大,今天荣耀的整个能力来讲,我们会采用相对更适合荣耀的方式开发印度市场 。”
站在更高维度的手机消费端,不容否认的一点是,全球范围内的手机消费或多或少都有步入存量竞争阶段的迹象,加上疫情的持续、换机周期的延长,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智能手机的消费欲望 。
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较为显性的现象,即:高端机渐成拉动各大手机厂商销量的重要引擎 。
今年618期间,5000元及以上高价位段的手机出货量同比不降反升,苹果依然是高端机型乃至整个智能手机的制霸一方,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苹果售出700万部iPhone,占整体销量的一半 。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在折叠屏、影像、快充续航等方面发力,并陆续站在了“高端化”赛道当中——
小米提出走高端之路,称要将产品、体验全面对标iPhone;OPPO认为只有做高端产品,才能更好地推动创新;VIVO的高端化要以用户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基石,追求极致产品;荣耀则是以荣耀Magic3为起点开启高端之旅......
在行业公认高端路线是撬开增量空间的另一端,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基于消费分级趋势,瞄准下沉市场及第三极国家、打造极致性价比或也是一条活路 。
比如前述小米所提到的,手机产品的设计、开发应更多关注不同市场中、不同用户客群的真实需求和体验反馈,进行优化迭代;再有,眼下人们所理解的手机销售也不再是“买卖”这一单一行为,而是以此为载体,不断获得更多场景、应用等方面的软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