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印度情绪骤起,中国手机下一站在哪?

来源:豹变

出逃印度情绪骤起,中国手机下一站在哪?

文章插图
‘核心提示’
曾经被中国手机厂商寄予厚望的印度,如今为何频频变脸?
作者 | 王么么
印度,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增长迅猛的国度,在过去十年里,一度被中国手机厂商寄予着“持续提振销量”的厚望 。
然而在最近一年里,印度却频频以“涉嫌洗钱”、“逃税”、“做假账”等各种由头,不断打压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这也让大批在印经营的中国企业逐渐意识到,当地营商环境的加速恶化恐将影响到了既定战略规划 。
日前,就有媒体报道称,荣耀CEO赵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荣耀几年前就在印度有团队并经营了很长时间,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荣耀印度团队撤出 。但对于这种说法,荣耀方面予以了否认,并对《豹变》表示:“荣耀印度目前运作良好,后续也将持续发展 。”
虽然荣耀否认撤出,但不争的事实是,市场上出逃印度的情绪渐起 。随着中国本土智能手机消费的饱和,出海仍会是中国手机厂商一条必须要走的道路 。只不过,未来,出海目的地的选择、如何保护核心技术不外流,以及如何在存量博弈环境中挖掘到更多新的机会,则显得更为重要 。
中国手机厂商屡被发难
过去几年来,印度一直借以数据信息安全、推行“印度制造”等理由,禁止华为、中兴等中国通讯服务商参与当地5G试验;同时提高进口关税,以削减中国手机在印销售竞争力;并禁止200多个中国应用程序,其中不乏TikTok、WeChat等现象级APP 。
但相较于过去几年当中的断点式“动手”,自去年12月起,印度方面对在印经营的中国企业来了一轮既高频、又猛烈的持续打击,而打击的重点则更多瞄准了中国手机厂商 。
去年12月份,印度税务部门以涉嫌逃税为由,突击搜查了小米、OPPO、富士康等位于印度第四大城市金奈的斯克里伯鲁布德工业园附近的几个办公室,原因是“该部门收到‘可靠情报’表明上述企业涉嫌做假账逃税” 。
斯克里伯鲁布德曾是诺基亚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之一 。2014年中,同样也是打着所谓的“税务”问题,印度政府查抄了诺基亚在该工业园的全部资产,这使得后者被迫停产,解雇遣散了当地工人 。
在突袭小米印度公司几天后,印方在一份声明中称,在调查发现有逃税行为后,已向小米印度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向该公司追缴65.3亿卢比(约合5.6亿元人民币)税款,覆盖经营时间从2017年4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 。
2月,印度税务部门称,华为一个印度子公司至少在两个财年的收入申报中存在差异,“在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仍将75亿卢比(约合6.3亿元人民币)以股息的形式汇回母公司,以减少其在印度的应税收入,同时冻结了华为印度子公司的银行账户 。
4月,遭受打击的主角依然是小米 。印度反洗钱机构称其在调查中发现称,该公司在向三个外国实体汇款时违反了印度严厉的货币法,印度执法当局扣押了小米印度公司银行账户中约合4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小米随后将印度执法局告上法庭,资产冻结得到解除 。
仅仅过了三个月,印度执法局一天之内在全国44个地点突击搜查中国手机厂商VIVO及相关企业办公地点,声称要调查其是否从事洗钱活动 。该机构指责VIVO将近80亿美元转移到国外(主要流向中国),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
印度执法部门冻结了VIVO的119个银行账户,总金额高达46.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9亿元人民币) 。对于这些指控,VIVO向当地法院寻求撤销账户冻结的决定,得到的结果却是,其银行账户冻结允许解除,但前提是向银行提供95亿卢比(约合8.0亿元人民币)的担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