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门艺术|俯身倾听、信任尊重,然后静待花开

“要把孩子当个外国人 , 尊重他的无知” 。 《重返十岁》里有这样一段话:孩子的思想跟成年人相比 , 并不是更有限或更低级 , 只是不一样而已 。 儿童用感性而不是理性来思考 , 这就是为什么跟孩子沟通会那么复杂 。 -----波兰教育学家努什?科扎克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俯身倾听、信任尊重,然后静待花开
文章图片
文|颖妈谈育儿
最近 , 收到中信出版社寄来的一本好书《孩子 , 我完全相信》 , 随手翻看几页 , 就被作者王悦微细腻温柔有爱的笔触所感动 , 这样一位有见地、有方法、耐心又喜爱孩子的班主任 , 碰上她 , 孩子们是何其有幸 。
这本书通过记录168个场景、59个真实故事 , 带你看到孩童的那些天真与美好 。 让我们相信 , 小孩子的生命各自独特又同样可爱 , 只要他们被“看见”、信任和尊重 , 内心的活力就会被唤醒 , 自然而然地绽放生命的光彩 。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俯身倾听、信任尊重,然后静待花开
文章图片
读罢全书 , 不禁有些汗颜 , 回想自己的育儿经历 , 难免还是有被孩子气得七窍生烟的时刻 , 而就像作者所说 , 刚面对孩子碰钉子很正常 , 生气也很正常 , 但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总结 , 时间长了自然有所收获 。 当你越来越理解孩子 , 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 也就越来越能淡定 , 越来越生不起气来 。
我总结了书中比较有感触的3点 , 结合我的一些育儿思考 , 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
(一)不要“恶意”揣测孩子的动机
孩子们有淘气的时候 , 但我们要相信 , 多数时候孩子是善意的 , 他们也是感性的 , 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俯身倾听、信任尊重,然后静待花开
文章图片
有一次 , 大夏天的 , 我跟颖宝在吃午饭 , 虽然开了空调 , 但因为餐桌远离出风口 , 还是挺闷的 。 吃了几口 , 颖宝叫道:“妈妈 , 开电扇” 。
我随口道:“你拉肚子刚好 , 待会饭菜吹凉了又会吃了肚子不舒服 , 别开了 。 “
颖宝大叫:“不行不行......”
如果是平时 , 我肯定会觉得是她怕热 , 想要凉快点 。 但那次我没有立刻回应 , 想了想 , 我试探地问她:“是不是要给妈妈吹吹?”
颖宝点点头 。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俯身倾听、信任尊重,然后静待花开
文章图片
哇 , 那一刻 , 我心里暖暖的 。 孩子也知道关心自己了 , 真好 。
所以说 , 大人别轻易以自己的想法来给孩子“盖章定论” , 有时候 , 他们想得很简单 , 多去问问孩子怎么想 , 你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
(二)发现孩子做错事 , 最好单刀直入
书中分享了一起追查孩子破坏儿童乐园游乐措施的事件 , 当王老师找到事件参与者之一—小钦 , 通过反问想让对方主动承认 , 却被孩子直接否认了 。 后来她单刀直入地告诉小钦 , “我接受投诉 , 你和谁谁昨天在儿童乐园搞破坏” , 迫于老师的肯定和既有事实 , 小钦反而直接承认了 。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俯身倾听、信任尊重,然后静待花开
文章图片
所以 , 在事实面前 , 把简单的问题简单处理 , 习惯性地明知故问 , 会让孩子为了面子而直接否认 , 此时就什么也问不出来了 。 更有甚者 , 孩子的态度直接激怒成人 , 结果就演变成冲突了 。 这一点我也很有体会 , 当我问颖宝:“你是不是干了……时?” , 她很容易直接否认了 , 如果我用肯定语气 , 表示我知道的“你昨天干了什么 , 导致…….”,她通常直接承认了 。
这就是当既有证据已在时 , 直来直往的方式更有利于展开教育 , 让孩子承认错误 。 毕竟 , 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 特别是人多场合 , 一定是顾及到孩子的自尊 , 最好的方式是当面表扬 , 背面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