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风口下,养老保险公司却为何压降主业( 二 )


2021年12月17日 , 和养老险公司发展息息相关的《通知》下发 , 涉及产品和业务结构调整两方面内容 , 对养老险公司影响颇深 。
具体而言 , 首先 , 银保监会原则上不再允许养老险机构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 , 包括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和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等;其次 , 《通知》要求持续压降清理现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2022年6月30日前 , 适时停止相关产品新增客户 , 原则上于2023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
一位寿险业高层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养老险公司中诸如长江养老、国寿养老此前资管业务较多 , 现在银保监会要求剥离后 , 其可以把这部分业务放到各自保险集团内部 , 该文件影响更多的是其第三方资管受托业务等 。
据了解 , 目前国内10家养老险公司均有经营该业务的资质 , 其中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的新华养老、人保养老、恒安标准养老、国民养老暂未开展该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业务 , 因此实际开展个养业务的养老险公司主要为6家 。
据天风证券研报指出 , 2021年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业务市场份额排名前四的机构为国寿养老、平安养老、建信养老和长江养老 , 其养老保障产品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 , 头部集中化效应较为明显 。

个人养老金风口下,养老保险公司却为何压降主业

文章插图
对于2022年该类业务具体情况 , 多位养老险公司人士指出仍在压降过程中 。一位头部养老险分公司负责人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每款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锁定期不同 , 部分锁定期短的产品到期后 , 养老险公司不主动发行或客户不再续期 , 这类产品就不存在压降问题 。同时其指出 , 今年上半年市场环境萎靡 ,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较差 , 养老险公司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背后底层资产支撑不足 。
据《财经》采访人员查询平安养老险官网发现 , 其“养老保障产品净值公告”一栏数据显示 , 目前共计85款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 其中68款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目前已处于到期终止状态 。
个人养老金风口下,养老保险公司却为何压降主业

文章插图
多位养老险业内资深人士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保险资管和个养业务在养老险公司占比较高、盈利较好 , 剥离后这两类业务后养老险公司业务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 , 若仅靠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业务 , 公司将面临盈利难题 。
但与此同时 , 一位大型头部养老险分公司负责人则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短期内资管业务剥离、压降个养业务后可能会对养老险公司短期业绩带来较大影响 , 但这并非“伤筋动骨”的大问题 , 从长期来看影响并不大 。
【个人养老金风口下,养老保险公司却为何压降主业】转型需寻差异化赛道
主业压降背后 , 养老险公司正亟待寻找新的增长点 。
按照监管要求 , 养老险公司未来发展路径主要将聚焦商业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养老保障管理等具备养老属性的业务领域 , 同时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 。
“毋庸置疑 , 发展养老保险、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融是养老险公司未来探索发展的主要方向 , 但路径也较为艰难 。”朱俊生对《财经》采访人员分析道 , 一方面 , 第三支柱市场不仅包括养老保险 , 还包括银行理财、基金等;另一方面 , 养老险公司若是希冀发展商业保险 , 其自身销售能力相对较为局限 , 过去做养老保障产品主要跟互联网结合较多 , 线下销售团队几乎未建立 。若养老险公司转型 , 其需要在非个人渠道方面探索合作 , 这对于to B市场比较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