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尔反尔的家长,歇斯底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错?( 二 )


但游戏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 通过游戏也可以让人收获很多 。
我上大学之前没用过电脑 , 但我打字的速度很快还能盲打 , 这就归功于初高中时玩的小霸王游戏机 。 里边有一款字母射击游戏 , 通过玩游戏我就学会了盲打 。
现在很多学习类的app里也有小游戏小动画 , 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 又能让孩子学到一定知识 。
所以对孩子来说 , 玩游戏真正的弊端 , 不是游戏本身带来的 , 而是没有节制没有选择的玩游戏 。
出尔反尔的家长,歇斯底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错?
文章图片
引导孩子理性玩游戏
作为家长 , 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 , 玩游戏并不是万恶之源 , 是我们没有给孩子做好引导 , 没有帮孩子正确处理游戏和学习的关系 。
对孩子玩游戏 , 我一直秉持的观点就是可以玩 , 但是要适度 。 玩游戏要在合适的时机 , 合适的时间内玩 。
比如每次不超过30分钟 , 这是为了保护眼睛 , 防止孩子长时间玩游戏 , 把游戏和现实混淆 。 做完作业再玩 , 或者是游戏和工作穿插进行 , 让孩子可以自己选择 , 家长做好总量和时间间隔的控制就好 。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 , 没有节制的玩儿游戏才是 。
出尔反尔的家长,歇斯底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错?
文章图片
03
第3个问题 , 对孩子缺乏信心
在这位爸爸的描述里 , 当孩子提出考到前三就给游戏充值的想法后 , 爸爸妈妈几乎没有什么思索就答应了 。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 是孩子自信心的基础 。
一方面固然是他们觉得这样可以刺激孩子好好学习 , 另一方面是他们从心底里觉得 , 孩子到不了前三 。
因为他们对孩子没有信心 , 所以他们没有思索孩子的条件是不是合理 , 他们愿不愿意答应 。 可能他们还会庆幸 , 反正你也考不到前三 , 我就先答应你 , 让你这段时间先好好学习 , 我也没啥损失 。
如果孩子考不到前三 , 父母可能还会假装暖心地安慰孩子 , “这次考不到没关系 , 继续努力就好了” 。
如果按照这个剧本 , 就没有这个高热度的问题了 。 偏偏孩子考到了 , 如果父母能对孩子有信心 , 自然就会考虑一下孩子的建议合不合理 , 也就不会出现这些后续了 。
美国心理学博士马蒂·奥尔森·兰妮认为 , 孩子会根据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形成自我观 , 这个过程就是内化 。 孩子会把他们遭遇到的对待方式纳入或“合并入”内心 , 确立一种“内在看护者”的意识 。
也就是说 , 孩子会把父母的感觉作为某种情感堡垒留存于心 , 当孩子拥有足够满意的亲子关系体验并确立了他的“内在看护者”时 , 他就建立了一种“我们”的感觉 , 这是他自信心的基础 。
出尔反尔的家长,歇斯底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错?
文章图片
父母要做肯定孩子和相信孩子的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 从小生活在否定中的孩子 , 很难有自信积极向上的面貌 。
父母要做肯定孩子相信孩子的人 。 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时 , 不要冷嘲热讽打击孩子 , 也不要天天在孩子耳边唠叨 , 好好学习别玩游戏之类的口号 。
跟孩子一起 , 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 一步一步往前赶 。 用实际行动支持孩子 , 鼓励孩子 , 让孩子知道该如何努力 。 努力了见到成效了 , 自然就会坚定信心 。
04
第4个问题 , 不守信用里隐藏的不尊重
这位爸爸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不守信用 , 而是不守信用里隐藏着对孩子的不尊重 。 孩子谈条件时轻易答应 , 该履行诺言时又反悔 , 这种事儿也就对孩子做得出来 。 为啥呢?因为孩子是弱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