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逾40家A股公司退市 明年会怎样?( 三 )


“改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上市公司逃避审计监督和法律责任的问题 , 所以 , 准备接任的新审计机构必须加强风险意识 。”刘志耕认为 , 对或以逃避退市为目的而改聘审计机构的公司 , 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新审计机构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检查 , 确保其审计的合规合法 。

2022年逾40家A股公司退市 明年会怎样?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摄图网保护-500578185
距乐视退市已两年 , 但在7月12日 , 乐视退的股吧中 , 依然有股民在发帖抱怨着 。
而另一边 , 贾跃亭如今人在美国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在退市公司数量增加的情况下 , 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如何获得保护升级 , 值得关注 。
“一些中小投资者 , 对退市有一些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董登新表示 , 按照“新证券法”的规定 , 如果公司是正常经营 , 因为市场因素而倒闭 , 这种情况的话 , 买者自负盈亏;如果由于大股东、实控人或管理层——甚至包括审计机构和保荐机构在内 , 有严重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而导致公司倒闭破产或者不再满足上市条件 , 就应该让中小投资者去找他们维权索赔 。
“政策制定者和监管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真正重视并加大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及其力度 。”刘志耕建议:
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措施 , 比如明确索赔对象 , 规范、完善并加强对信披违规处罚机制的建设;
加强并规范退市管理制度建设 。如建立完善的主动退市制度 , 完善强制退市的制度体系;
完善投资者救济机制 。如规范和优化上市公司的补偿方案、建立退市股份回购制度、设立赔偿基金等 。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 , 与强制退市相对应的主动退市是否更“友好”?
北京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保险研究院院长李政明律师对主动退市就颇有见的 。他认为 , 可以从几个方面完善构建畅通的主动退市渠道 。这些建议中 , 除了进一步健全主动退市制度 , 他认为还可以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 , “完善并购重组和破产重整制度 ,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 畅通主动退市、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 。”
2022年逾40家A股公司退市 明年会怎样?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中小投资者不愿意所买股票的公司退市 , 并不是他们有多冤枉 , 而是他们不接受损失而已 。”王骥跃说道 , “投资本来就是有风险的事情 , 凭啥只能赚不能赔啊?亏损了就要死耗着等解放 , 甚至还有很多投资者是风险提示后买入的 , ‘火中取栗’者并不是少数人” 。
另一方面 , 投资者自身也要提高风险意识 。
“投资者要摆脱依赖思想 , 还是要回到法律的框架内来解决问题 。如果投资者认为大股东的行为给他们造成了损失 , 就去起诉 。”王骥跃认为 。
不过 ,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坦言 , 在现实层面上 , 光靠证监会处罚或者民事诉讼 , 实际上还是难以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
“很多退市公司背后 , 往往都伴随着犯罪的问题 , 比如大股东转移利润、洗钱乃至诈骗的问题 , 所以刑事手段要上来 , 就是检察院要上来——地方检察院应该要承担这个责任 。一些案件里面还涉及重大的刑事问题 。如大股东的股权早质押完了 , 拿什么赔你?”上述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