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解梦 穆斯林解梦大全第三册( 二 )


当地时间2017年6月4日,德国柏林,勃兰登堡大门点亮英国国旗色灯光,悼念伦敦恐袭案遇难者 。视觉中国 图
道德悖论
这一问题来自于那耸立的道德高地,拒绝所有穆斯林以穆斯林的身份哀悼恐袭遇难者,拒绝他们对所爱的人们表达同情 。“英国人”、“英国”,或者括而言之,“欧洲”、“美国”这些词专属于受害者,而“恐怖分子”这个词则专属于穆斯林 。因此,穆斯林不被允许进入同情的道德领域和伦理界限 。
穆斯林被系统性地妖魔化为非人道的,持续地认定“恐怖分子”一词和“穆斯林”一词是可以互换,如今任何一个穆斯林,所有的穆斯林,当他们以穆斯林身份出现时,除了“恐怖分子”什么都不是 。伊斯兰恐惧症,不管是自由的还是狂热的,都同样憎恨伊斯兰和穆斯林,如果一个穆斯林能够毫无罪恶感地表达他或她的同情,就是虚伪的,将被逐出人类的道德领域 。

穆斯林解梦 穆斯林解梦大全第三册

文章插图
如果你在这些可怕的事件后观看了BBC报道,你就会看到对逝者的固执留恋,因为它应该这么做,它必须这么做 。当然,当伊斯坦布尔、阿勒颇、巴格达、加沙、喀布尔或者开罗的平民成为炸弹袭击的目标,你看不到相似的固执——为什么要有呢?为什么BBC要费心去找出那些无辜遇害的埃及科普特人的名字呢,即便他们与英国人一样,被伊斯兰国杀害?为什么要暂停节目,播出受害者亲属爱人的悲痛,或者发生在埃及的国家悼念呢?
BBC打出的第一个词是“英国人”,因此,相比于关心别人,他们更关心自己人 。但是,BBC或者纽约时报虚伪的普世主义(基于其帝国血统的普世主义)立即将两个报道之间的不平衡,转化为对另一个生命的贬低,从而加剧了将穆斯林等同于恐怖分子的叙事 。
阴影与恐惧之下
邪恶非人道恐怖分子的阴影,如今扩大到每个普通穆斯林和欧美白人之间,后者占据了一个强势的位置,要么朝前者伸出了指责的手指,要么做出饶恕前者的姿态 。
失去他们自己家庭和朋友的穆斯林,未得到同情,反而被当做欧洲人、美国人和以色列人的暴力发泄对象,他们拒绝这些谴责的目光,即便是宽恕的一瞥 。作为这种持续的欧洲目光的对象,穆斯林缺乏道德能动性 。穆斯林甚至不能表示道歉,更不用说表达同情,唯恐欧美白人偶尔会回头看,回头讨论,扭转目光,问一问一个穆斯林小孩的生活,一个加沙巴勒斯塔青年的生活,他被以色列的狙击手,北约在阿富汗的战斗机,美国在叙利亚的炸弹击成了碎片,问一问他的生命是不是比一个英国少年轻贱?
对于未来几代的穆斯林思想家而言,无法悼念人类同胞逝去的境况,绝不是唯一要面对的神学解放难题 。道德领域,伦理界限,实际上都是“欧洲”的形而上学前景,如今已从本质上使得在这个世界做一个穆斯林变得不适宜 。如果没有一个彻底转变的道德宇宙,穆斯林将继续在沉默中哀悼自己的损失,因恐袭中的平民谋杀而被谴责,却发不出一个公开的声音,哪怕是“我很遗憾” 。来源文/哈米德·达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