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途安抚要明确
当我们发现孩子写作业拖拉 , 而家长感到必须要制止的时候中途安抚一定要明确 , 不可直接指责孩子“这点作业还没写完 , 你干嘛去了” ,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叽、哪怕是不愿意写作业 , 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要去把事实真相说出来 , 因为父母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样、将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看法 。
文章图片
当孩子写作业不用心或拖延时家长可以摸摸孩子的头 , 告诉他“怎么了 , 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 不知道我能不能帮上忙” , 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告诉孩子“我想要帮助你 , 而不是催你写作业”的安抚明确 ,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成长里一种被关注、被温暖的安全感 。
5、不会时要反复读题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很多不会解题的困难 , 而题目本身也不会太难、基本上都和课堂知识分不开 , 如果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没有耐心去阅读原题 , 那么在难以理解的基础上就很难将这道题做好 , 尤其是随堂作业本身就不难只是孩子没有养成耐心读题的习惯 。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 , 当孩子遇到难题或写作业不认真比较磨蹭的时候 , 家长除了要中途安抚明确之外还要引导孩子反复去阅读原题 , 当孩子把一道题琢磨透、理解完整后他们做题的过程才会豁然开朗 , 如果孩子只看了一遍就不会做题对于幼小心灵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消极心理暗示 。
6、巧用例题训练迁移能力
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难题时会告知解题方法 , 虽然最终答案是孩子自己解算出来的 , 但这个做题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依然是迷茫的状态 , 正确的功课辅导方法应是家长根据原题去编一道类似的题目 , 最终通过共同分析和讨论去总结解答例题的方法与经验 。
文章图片
一般来说 , 如果孩子可以弄懂例题、反过来再去做原题时就会比较清澈易懂 , 如果孩子做完例题以后依然不会做原题 , 家长可以通过例题的计算和讨论过程去引导孩子思考原题 , 一般经过几个回合后孩子的思路就会慢慢打开 , 这种做题方法可能会比较繁琐 ,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有着不错的迁移能力发挥 , 同时举一反三的做题思路和过程 , 也会引导孩子养成“多看多想”的良好做题习惯 。
7、点拨做题时要只讲关键
当然 , 并不是所有的原题都可以通过例题来起到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训练 , 有很多比较难的题目是不容易编制新的例题作为能力训练 , 这个时候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要做到“点拨要关键” , 不要说题的时候扯到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等不利于解题的跑偏 。
文章图片
辅导做题就做题 , 其它一切坏习惯都另当别论的同时 , 我们还需要让孩子意识到自身做题的长处与短处 , 比如告诉孩子“宝贝 , 你做题的态度没问题 , 就是读题的时候还需要再认真一些 , 只要把题目读懂了才能更高效解决难题” 。
8、尽可能地创造独立空间
任何时间、任何事情 , 我们永远不要忽略了环境的感染能力 , 尤其是写作业这样需要专注力集中的事情更需要气氛去笼罩 , 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帮孩子安排一个可以独立写作业的空间 , 这个空间除了学习用品之外不要出现其它东西 , 比如玩具、电视、iPad等等 。
文章图片
独立的空间更容易创造自主学习的端正态度 , 如果孩子平时的时间观不是很好 , 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制作一个时间表 , 让孩子根据有序的时间去做相对应的事情 , 在自我动手、动脑的时间遵守里孩子会更有成就感 , 这份成就感就是学习的动力与力量激发 。
- 为何幼师觉得“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看到工资后,家长态度冷淡
- 幼儿园老师:这3类孩子在幼儿园容易“受欺负”,父母要多上点心
- “妈妈,我不想死”,帮孩子度过“死亡敏感期”,向伟大灵魂迈进
- 《学习的格局》: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让孩子告别“笨学习”
- 德国施行“森林幼儿园”,野外教育锻炼孩子,值得中国父母学习
- 孩子“该打就要打”!李玫瑾教授:给孩子除了爱,还要有敬和畏
- 高智商的孩子,大多有5个“怪癖”,家长别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 为啥孩子越大,越不喜欢去姥姥家?真是孩子“白眼狼”?并不见得
- 怀孕期间,孕妇吃冰淇淋牢记“三不要”,记得牢胎儿才能发育好
-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不停跟孩子讲道理,而高层次父母这样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