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真能测出“我是谁”吗( 二 )


为什么人们总是热衷于这些看起来不那么靠谱的测试、占卜?在李同归看来,正如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几个终极问题一样,人对自身的认识,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力图解释清楚的问题 。
“人的心理是内隐的,不可能直接观测得到,因此,不能像物理学那样进行客观的观察,只能通过一些工具作为媒介进行推测 。所以,占星学看星盘测运势、塔罗牌占卜,甚至看手相、看面相,再补充一些模棱两可的、似是而非的话语,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也不足为奇 。”李同归表示,“认知心理学家们提出一个‘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假设,认为跟计算机类似,人类也是一个信息加工者 。但是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短期内只能加工有限的信息 。因此,人们通常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我们尽快地做出决策 。无疑地,把人简单分成四类、八类、十六类,这种简单易行的做法,就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追捧 。”
李同归举例说,比如,古希腊时代,就有把人分成多血质(具有过多的血液,充满活力和动力)、胆汁质(具有过多的黄胆汁,易激怒)、抑郁质(具有过多的黑胆汁,通常表现为忧郁和悲哀)、黏液质(具有过多的黏液,使人迟缓或懒惰)四种类型 。“尽管这一划分的科学性还有待验证,但它说明了气质类型对人的行为风格的影响,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
陈祉妍认为,人要寻找自我同一性,也就是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在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看来,这是青少年阶段的主体任务 。但事实上现代社会人的心理成熟较晚,面对更复杂社会的时间也更晚,所以可能整个青年阶段都在完成这个任务 。人们特别喜欢得到关于这方面的反馈,就像是照镜子,‘看看我到底美不美’ 。做测验等这些行为,得到分数或者结果反馈,其实就是把它当成镜子来对照,看能不能‘照’出自己不知道的内容,能否认定自己以往的认识,对现代人来说这样的心理需求是始终存在的 。”
“但照镜子的基础来自生活,如果没有跟同学一起活动,同学不可能给予对方准确的反馈;如果没有去探索各个方面的兴趣,就没有人可以评价对方在哪方面有较多的特长和优势 。找寻自我非常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或参与社会活动等进行尝试和探索 。测验对有的人来说,它更像一块比较平滑的镜子,看得比较清晰,但对于有的人来说,本身对自己的了解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所做测验的信息量也比较低 。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所以肯定不能仅凭一个测试,哪怕是比较科学的测验,就判定这个人一定是怎样的 。”陈祉妍说 。
心理测验:探索自我的工具
了解真实的自我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不仅是每个普通人的需求,也是心理学家们一直追求答案的课题 。科学的心理测验就是对自我进行探索的一种方法 。基于大量实验数据的心理测验,信效度高,可以为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组织的效率提升提供科学的工具 。
从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提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智力测验”作为标志,100多年来,心理测验的理论和技术越来越完善,出现了许多涵盖个体能力、人格类型等方面的测评工具 。李同归介绍,以人格测验为例,比较著名的有“大五”人格测验,还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问卷(MMPI)、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还有我国王登峰等人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问卷(QZPS) 。这些测评工具,都有相应的理论基础,还有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介绍这些工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