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真能测出“我是谁”吗( 三 )


李同归长期从事心理测量方面的工作 。近20年来,李同归所在团队在对用人单位人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优秀公务员的胜任力模型,包括人格特质(Personality)、角色和自我效能(Role and Self-efficacy)、创新能力(Innovation)、社会技能(Social Skill)、动机和心理健康(Motivation and Mental Health)五个维度,简称为PKU-PRISM模型 。“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一套测试系统,一直运用在用人单位招考中,并追踪其效度,目前得到的数据表明,这套系统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等心理测量学指标 。这些都为用人单位把好入口关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李一花介绍,心理测验在临床上也是用以诊断病人病情的辅助手段,“不过,常用的抑郁、焦虑测验,其结果只代表一种倾向,不能代表诊断结果 。”临床诊断常用的是国际ICD-10(《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5(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5版)》〔DSM-5〕) 。
李一花发现,就诊病人里掌握心理学知识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对自我的剖析也越来越深入 。随着社会的接受度和开放度的提高,患者不再忌讳谈论自己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的识别率、转诊率都增加,医生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识别出患者的心理问题,从而对症治疗 。中小学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定期为学生提供免费心理测验和筛查 。学校里越来越强调心理健康,告诉孩子们如果遇到烦恼,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心理学可以帮助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等等,帮助我们合理化解人际关系中的冲突 。”李一花说 。
李同归最后补充道,人对自身的认识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的一生其实是在不断地探索自然、认识自身 。科学的心理测验对于个人的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气质特点、性格类型、兴趣爱好、管理潜能等等)、个人的职业选择、个人潜能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心理测验:真能测出“我是谁”吗】(采访人员 杨 飒 通讯员 韩若莱)